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和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教师的每一个眼神与动作都具有激励作用,教师的激励语言能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从而去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
一、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每个学生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孩子,既要发现他们的缺点,鼓励他们改正,又要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表扬他们,这样,孩子们才能更有信心。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崇拜老师,老师一句简单的激励性语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促进效果。比如我们一(1)班小乐同学平时几乎从不发言,由于学习基础比较薄弱,还有点自卑,但是在一节语文课上,我惊奇地发现她犹豫地举起了小手,我立刻喊她站起来发言。她虽然声音不大,答案竟然完全正确。我激动了,让全班同学为她热烈鼓掌,她微笑着坐了下去,之后听讲特别认真,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我。在我又一次课堂提问之后,她再次举起了手,又是精准回答,我表扬道:“今天小乐同学真不简单啊!”无疑这一节课这孩子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与鼓励,学到了很多,也激发了兴趣,在以后的语文课堂上我发现她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沉默。学生长期生活在和谐、温暖、相互赞美的氛围中,就能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就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新知识。
二、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一个舞台,而轻松和谐的课堂就是一个精彩的舞台。只有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才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力,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性,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到知识。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由于我在课堂上一般比较严肃,缺少一点亲和力,学生们就有点拘谨,有时放不开,生怕发言错了受到老师的批评,尽管我一再强调:“课堂发言说错了没有关系,一定要积极举手。”但是效果不明显。在教《乌鸦喝水》一文时,我问了一个问题:“文中乌鸦把石子投进了瓶子喝到了水,你们想想乌鸦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喝水?”问题提出,孩子们面面相觑,想说又不敢说。我随即改变教学思路,让他们先小组讨论,学生们变得轻松了,思路也打开了,七嘴八舌说个不停,讨论之后再推荐代表发言。这时我惊诧学生奇特丰富的想象力,有的说“可以推倒瓶子喝水”,有的说“可以用吸管喝水”,有的说“可以用石头砸碎瓶子喝水”……在我的鼓励下,答案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学生思维被打开,发言特别积极主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可见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多么具有启发性。
三、激励性的语言要富有变化
教师的语言要自然、富有变化,否则学生经常听同样的语言很容易乏味,更谈不上激励作用。如果这个学生平时发言质量不高,我们可以鼓励说:“你今天很出色哦!”如果这个学生平时发言很不错,现在发言精彩时我们由衷地说:“你说得比我还好,真是好样的!”如果这个学生平时比较沉默,发言精彩时我们可以表扬说:“你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你真是老师的知音啊!”……我们在课堂上,缺少的就是这种自然、亲切的激励性语言。当我们经常在课堂上这样鼓励学生之后,就会发现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发言积极了。当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小眼睛闪闪发光,闪烁智慧的光芒,课堂教学效果往往会超出我们的预想,所以教师的语言要千变万化,充满魔力。
四、激励对象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
在教《明天要远足》时,因为前几天刚刚去秋游过,快乐的场景犹在眼前,课堂气氛特别热烈,在朗读时激情四溢,我立即表扬孩子们真会读书啊!此言一出,他们更加兴奋,书声琅琅,抑扬顿挫。光是面对群体的表扬远远不够,还要对个体进行针对性表扬。小彤学习能力很强,但是学习自觉性不够,课堂上经常无法自控地讲话。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她读书特有感染力,特别投入,针对这一点,我当着全班孩子的面进行表扬与鼓励。听了老师表扬的话语,她的眼睛炯炯有神。我再让她领读,她的劲头更足了,带领全班孩子充满激情地朗读这篇与他们能产生共鸣的文章。此时,老师已无需过多讲解,学生在读中已领悟。对学困生也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更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在这节课中,小茜也举手读书了,但是朗读效果很一般,我努力发现她的闪光点加以鼓励,表扬她比平时更大胆了,孩子的眼睛闪烁着光芒,信心也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