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7月16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高邮市中医医院  名医馆  主任中医师  丁国培

  泌尿系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为1-5%左右,其好发部位依次为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男患者多于女患者,二者的比例为2:1,为什么男性发病率高?一是男女尿路解剖结构不同,男性尿道细又长;二是男女两性的生活习惯以及工作环境有差异,男性更容易摄入肉类等动物蛋白;三是雄性激素有增加草酸形成的作用。其中大约25%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虽然目前的手术方法几乎能够解决所有的结石,但高额的手术费用、手术并发症、结石的高复发率,以及结石堵塞、刺激引起的输尿管息肉狭窄,肾功能衰竭等远期并发症,仍然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同时,也存在预防措施不到位的问题。

  泌尿系结石以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腰腹绞痛难忍为主要临床表现。肾绞痛可谓是“天下第一痛”, 无论是输尿管上、中、下端结石,还是在肾上盏、肾下盏和肾盂结石,其急性发作时,结石部位的痉挛疼痛,都能让病人有冷汗如雨或生不如死的感觉,现代医学在缓解疼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的“石淋” 范畴,准确的中医药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能有效促进直径6mm以下的泌尿系结石排出体外。泌尿系结石患者在手术前应用中医药治疗,可以促进结石排出,部分患者甚至可以避免手术治疗;术后应用中医药治疗,可以促进残石排出,改善血尿,促进肾功能恢复,缓解术后肾绞痛;而中医药的防石作用,可以应用于愈后患者,以降低结石复发率。

  如何预防肾结石:

  1.多喝水,喝优质水。喝水少、水质差最易引发结石。常见的肾结石,就与长时间喝水不足有关。人体70%的成分是水,其代谢、排毒都需要大量水分,饮水太少,会导致尿液浓缩易引起结石。建议成人每天喝水要达到2000-3000毫升。特别是夏天高温天气,暴露于阳光下时间长,加之大量出汗,尿液浓缩使晶体过度饱和,使泌尿系结石发病率大大增加,饮水量亦应较平常增多。

  2.少吃盐。吃得太咸后,体内的高盐分从尿液中排出时,也会增加钙排出量,使尿钙升高,易在尿液中与草酸结合形成结石。做菜时应咸淡适中,少吃咸菜、酱类等高盐食物。限制钠盐的摄入,推荐钠盐的摄入量应在每天3克以下。

  3.饮食宜清淡。经常吃肉太多甚至拿肉当主食而摄取过多高蛋白食物的人;另外吃嘌呤高如动物内脏、海鲜的人;饮食中油水太多也易患肾结石。因蛋白质在体内消化代谢后,会增加尿液酸性;嘌呤的代谢产物也是尿酸;脂肪会阻碍尿酸的代谢,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增加。身体为平衡尿液酸碱度,会释放碱性钙,钙与尿酸便会在泌尿系中形成结石;成人每天需60-80克蛋白质,可适当增加水果、蔬菜,并相应减少肉类和含嘌呤高的食物。食油每人每天控制在25克以内。

  4. 多活动、利康复。泌尿系结石患者应适当多活动,常慢跑、散步对康复有益。体力好的时候还可以原地跳跃,有利于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少动及臥床不利于结石向下活动。常洗热水澡可以放松全身的神经和肌肉,对排石有利。有时在活动或洗澡时,会突然感到腰部及下腹部疼痛,此时不宜紧张,这可能是结石向下活动的表现,当痛感突然消失时,说明结石已到膀胱。

  作者简介:

  丁国培,主任中医师,扬州市中医学会理事、高邮市医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邮市名中医。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曾师随赵养生、童和斋等老中医侍诊。并到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师从徐嵩年、陈以平等教授进修中医肾病,深得其传。从事中医工作几十年,在内科疑难杂症临床方面颇有建树。对急、慢性肾小球疾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治研究颇有见长,愈病日众。此外,对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胃病,慢性腹泻等方面治疗效果显著。先后在省级以上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撰写的《略论肾小球疾病从脾论治》、《辨治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31例》、《外感咳嗽辨治析微》等文章先后获奖,主编《中医预防保健常识》,并参与《中医诊疗学》中草药章节编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名城印象
   第04版:专版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盛夏养生防中暑
夏季祛暑中成药合理使用介绍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夏季话养生
高邮报专版07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2018-07-16 2 2018年07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