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7月16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季祛暑中成药合理使用介绍
  高邮市中医医院   内科  主任中医师  李大卓

  夏日,不耐炎热盛暑且调护失宜之人,可致暑病,现今常用祛暑中成药较多,一部分患者平时得病,不去就医,而自行选药,常致病证加重而延误康复。有鉴于此,现就夏日常用几种祛暑中成药的合理使用谈谈认识。

  一、十滴水(又名救急十滴水):根据《北京市中成方选集》收集的经验方配制而成。具有祛暑却邪之功效,适用于中暑、霍乱、绞肠痧等,见呕吐恶心、胸闷、腹痛腹泻等。用法每服一支,温开水送服,如症状不解,四至六小时后重复使用。

  二、藿香正气水(丸或软胶囊):根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加减制成。具有祛暑化湿、解表和中、主治内蕴湿滞、受暑感寒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四肢酸楚、恶心、吐泻等症。用法:每服壹支,日服2-3次,重者加量。酒精过敏或不耐酒精者可用藿香正气丸(或软胶囊),每次1.5-3克(软胶囊每次服2粒),日服2-3次。

  三、纯阳正气丸:具有温散寒湿之功。主治暑天感寒受湿,腹痛吐泻、胸膈胀满、头痛恶寒、肢体酸重等。从药物组成上看纯阳正气与藿香正气是属同类,然用药重于藿香正气,所以适用于暑天感寒受湿之重证。用法,每服1.5-3克,日服2-3次,一日不效,应立即去医院诊治,不可延误。

  四、人丹:具有祛暑止呕之功。适用于由暑热所伤而致头昏目眩、发热、恶心呕吐、或腹痛泄泻等,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等。用法每次15粒-20粒,一日2-3次。

  五、清开灵滴丸:是古代成药“安吕牛黄丸”变化而来。具有清热解毒、醒脑开窍之功用。主治夏季外感邪毒而致发热、头痛、或高热不退、昏昏欲睡、咽痛等。用法每次10粒,一日3次或4次。

  六、和胃止痛胶囊(中医院自制),主治夏日感寒(空调温度太低、食用冷物)而致脘腹疼痛阵作,得温痛减,或恶心欲吐等。用法:和胃止痛胶囊每次4粒,一日3次。必须排除外科急腹症。

  七、清凉油:具有清暑解毒辟秽开窍之功用。主治暑热引起的头痛、头昏、恶心欲吐、胸闷、腹痛等。使用方法:外用头痛、头昏者可用少许涂于两颞或前额部,腹痛者可涂于脐部。

  以上几种临床最常用,还有一些各地方及医院自行配制的解暑之剂,其用药及功能均大同小异。因为此类制品大多由芳香、温燥、矿石类药配制而成,所以孕妇禁用、平素气虚、阴虚人慎用。如果患有暑病者,一定要认清症候,对症下药,尽量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合理掌握用药剂量,不可任行加用,短时间内如不效,应立即去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作者简介:

  李大卓,主任中医师,基层指导科科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中医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扬州市中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二批“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名师工作室”传承人,高邮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高邮市名中医,扬州市名中医,扬州市首批“中医药名师工作室”指导老师。毕业于扬州医学院,在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并总结了一整套临床诊治胃、肠疾病的有效方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名城印象
   第04版:专版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盛夏养生防中暑
夏季祛暑中成药合理使用介绍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夏季话养生
高邮报专版07夏季祛暑中成药合理使用介绍 2018-07-16 2 2018年07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