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至14日,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开展食品快检8605批次,其中包括蔬菜6560批次,畜禽肉1341批次,水果29批次,其他675批次。本期抽检覆盖全市39个农贸市场,81家超市,检测项目主要有农药残留、瘦肉精、二氧化硫等21项。完成的食品快检中,农药残留检测占76.5%,瘦肉精检测15.5%,二氧化硫检测6.4%,吊白块检测0.9%,亚硝酸盐0.4%,金黄色葡萄球菌0.02%,检测结果阳性的食用农产品(食品)38批次,阳性率 0.44%。其中检出二氧化硫超标阳性 37批次,阳性率0.43%,检测阳性主要集中在干百合、干银耳、干金针菜、蜜枣、生姜片、猕猴桃干、碎红干椒、糖姜片、生姜糖、菠萝条、银耳、红干椒、枣片、冰糖、脆枣片、情人梅等食品。亚硝酸盐超标阳性1批次,阳性率0.01%,检测阳性主要集中在雪菜,对抽检阳性食品(食用农产品),我局均已及时通知经营者下架销毁,或转为监督性抽检。
本周食品快检,检测的散装蔬菜、干货、肉及肉制品等一些日常消费量大的食用农产品主要来自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结果表明,市场上销售的该类食品基本可靠,合格率达到 99.56%。
★消费警示
本期食品快检结果发现的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亚硝酸盐检测超标。
★亚硝酸盐小常识
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人类环境中,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15g/kg。具有防腐性,可与肉品中的肌红素结合而更稳定,所以常在食品加工业被添加在香肠和腊肉中作为保色剂,以维持良好外观;其次,它可以防止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产生,提高食用肉制品的安全性。但是,人体吸收过量亚硝酸盐,会影响红细胞的运作,令血液不能顺畅地运送氧气,口唇、指尖会变成蓝色,即俗称的"蓝血病",严重会令脑部缺氧,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