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史海钩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0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控制餐后血糖,饮食、运动、药物三管齐下
  什么是餐后高血糖?

  餐后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主食算起,2小时后的血糖值,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的正常范围是3.9-7.8mmol/L,所以如果餐后血糖超过7.8mmol/L,就是餐后高血糖了。

  糖尿病患者关注餐后血糖有哪些好处?

  医生让监测血糖,并不只是观察某些时点的血糖是否被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更重要是关注患者一整天的血糖变化情况,如果有波动较大的情况也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而一天之中,空腹的状态(8小时未进食)可能只有半夜3点到早餐前这一段时间,如果不测餐后血糖,一天中大部分时间的血糖数据都被漏掉了,非常不利于对病情的监控。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日常关注餐后血糖的数据,对于血糖的监控和治疗方案的调整都十分有必要。

  非糖尿病人群有必要关注餐后血糖吗?

  在血糖升高的过程中,餐后血糖会比空腹血糖先表现出异常,也就是说有可能查空腹血糖一直都在正常范围,但是餐后血糖已经开始超过7.8mmol/L了。所以对于非糖尿病患者来说,餐后血糖更能提示他们血糖的变化,有利于及早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餐后高血糖有哪些危害?

  如果出现了餐后高血糖,血管壁上细胞就会像被糖腌了一样,发生脱水,损害血管壁,长此以往,人体的大血管、微血管都会受到影响。如果大血管出现损伤,就会影响心脏、肾脏、大脑,出现肾衰竭、心血管事件等;微血管出现损伤,会影响眼睛、肾脏、神经等器官。

  哪些原因会导致餐后高血糖?

  导致餐后高血糖,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饮食原因。如果吃得主食比较多或者主食太精细,饭后的血糖就会比较容易升高,另外如果吃的主食内油脂含量较多,也会使餐后血糖浓度比较高。

  二是运动原因。人在运动的时候,血液里的血糖会进入到肌肉里面提供能量,如果餐后运动量过少,身体对糖利用不够,那么血糖就降不下来。

  三是身体自身胰岛素的原因,包括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运动时会利用血糖提供能量,而将血糖运送到这些需要能量的细胞里去的就是胰岛素,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那么血糖就不能及时消耗降低。一般正常人在进餐后一小时就会分泌足够多的胰岛素,血糖就开始逐渐降下来,而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在进餐后2~3小时才出现胰岛素分泌高峰,所以餐后1~2小时的血糖会高。胰岛素抵抗则是指当胰岛素带着血液中的葡糖糖冲到“前线”准备提供能量的时候,身体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需要更多的胰岛素参与进来才可以完成这次运输血糖和利用的过程,所以如果胰岛素没有分泌到足够多,血糖就降不下来。

  控制餐后血糖,饮食和运动哪个更重要?

  饮食和运动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不能不运动一味地少吃,也不能只注意加强运动不注意饮食调节。

  在吃多少这个问题上,首先是需要定量的,并不是越少越好。一方面每个人每天所吃的主食量应该不少于4-5两(生重),但是体力消耗比较大的人可能需要更多一些,吃到6、7两甚至7、8两,但至少要吃4-5两。

  其次还要定时。有的人经常不吃饭晚或者不规律进餐,这种情况下身体会出现“饿高”,什么是“饿高”?它是指人在过度饥饿的状态(过长时间不进食或进食量过少,能量严重不足时),比如空腹15小时以上的时候,血糖会反而升高。因此,要规律饮食,一日三餐,该吃的时候就要吃,也不能随意进食量。

  另外,得了糖尿病,一般不让吃甜食,但有时候患者出现了低血糖,是可以吃一点含糖食物或者喝甜饮料,来迅速缓解低血糖的。需要提醒的是,水果并不算是甜食的一种,它含的是果糖,不是葡萄糖,同时还含有大量营养物质,所以得了糖尿病以后,适量吃点水果还是有好处的。

  哪些运动对控制餐后血糖比较好,患者容易做到?运动的时间有要求吗?

  我们知道运动分为三大类,一类就是有氧运动,凡是需要呼吸加快的都是有氧运动;一类是肌肉运动或者力量运动,这类运动重点是锻炼肌肉的力量;还有一种运动就是拉伸运动,希望大家这三种运动都要做,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降低血糖,也有利于运动的长期坚持。

  运动时间可以在餐后半个小时后走路30分钟,或者餐后2~3小时后跑步30分钟,这样30分钟有氧运动之后,再加上20分钟左右的肌肉锻炼和10分钟的拉伸运动,像这种一天一小时的运动组合,是一种比较好的锻炼方式。当然,如果特别忙,其实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做做高抬腿、做做操、俯俯身,都不会花很多的时间,这样对糖尿病人的健康很有帮助,关键是健康和保健意识应该到位。

  有的患者就是做不到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可以只靠吃药来帮助控制餐后血糖吗?

  首先还是建议大家尽量去调整饮食,即使吃最好的药物,不控制饮食和缺乏运动的话,也不能达到很好的降糖效果。在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配合药物,才能既稳定血糖又保证健康。

  帮助控制餐后血糖的药怎么吃?

  药物控制餐后血糖,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阿卡波糖,另一种是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是抑制食物消化吸收的,这样血糖就能被有效地控制住,升糖速度就会延缓,同时还能轻度抬高餐前的血糖,有效避免了餐前低血糖的发生,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维持在比较平稳的状态。阿卡波糖是一个普遍适用的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对于主食量较大的患者效果更好。另外要注意它的服用方法,是在吃第一口主食的时候一起嚼碎咽下去,一天三顿吃一些阿卡波糖,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

  二甲双胍不是专门针对餐后血糖的药物,它对于全天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有一定的效果,是一种常用的降糖药,也具有普遍适用性,对于偏胖的人或者吃油脂肉类较多的人效果会更好一些。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两种药都非常安全,也可以同时使用,或者再叠加一些其他药物。

  最后想告诉糖尿病患者,对于餐后血糖的控制要客观看待,一是要重视整体的血糖,不能只测空腹不测餐后,也不能只测早晨一次不测中午和晚上的。二是对于餐后血糖的标准要个体化掌握,比如有些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病时间比较长,就不一定让他完全达到餐后2小时7.8mmol/L的标准。三是在使用降糖药的时候,要更多地考虑稳定血糖而不只是降低血糖。比如有些药物降低了餐后血糖,同时增加了低血糖的风险,这样就不合适。所以需要稳糖的药物,既降低餐后高血糖,也避免餐前低血糖。在饮食上增加一些纤维质的食物,包括一些蔬菜、水果和豆制品,其实也能起到稳糖的作用。

  高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史海钩沉
说说汪广洋那些事
控制餐后血糖,饮食、运动、药物三管齐下
高邮报史海钩沉04控制餐后血糖,饮食、运动、药物三管齐下 2017-11-09 2 2017年11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