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尘肺病
尘肺病是对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肺纤维化疾病的统称,我国法定《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墨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以及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等十三种。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
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能够较长时间漂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按其性质一般分为以下几类:(1) 无机粉尘:矿物性粉尘,如金属性粉尘、人工无机粉尘。(2) 有机粉尘: 动物性粉尘、植物性粉尘、人工有机粉尘。(3) 混合性粉尘:它是上述各类粉尘,以两种以上物质混合形成的粉尘,在生产中这种粉尘最多见。
在粉尘浓度作业环境中暴露时间和接触时间越长,吸入的粉尘量就越多,对人体危害越严重。虽然人体具有很强的保护性防御清除功能,使进入肺内的绝大部分粉尘排出体外,但长期吸入高浓度粉尘,吸入的粉尘量超过人体正常的防御功能时,就会引起一系列危害反应,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尘肺。矽肺是尘肺中进展最快,最为严重,也最常见,影响面较广的一种职业病。
●生产经营单位要从源头治理尘肺病
1、要建立健全粉尘防治规章制度和责任制,落实粉尘防治主体责任。2、要建立健全粉尘防治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粉尘防治日常管理工作。3、强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淘汰粉尘危害严重的落后产能。4、严格执行建设项目防尘设施 “三同时”,确保新建设项目粉尘防护设施齐全有效。5、按照要求开展工作场所粉尘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加强防尘设施设备维护管理,配备合格有效的个人粉尘防护用品。6、强化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职业卫生宣教培训,提高职工的粉尘防范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
●粉尘综合治理的八字方针
综合防尘措施可概括为八个字,即“革、水、密、风、管 教、 护、检”。1、“革”:工艺改革。以低粉尘、无粉尘物料代替高粉尘物料,以不产尘设备、低产尘设备代替高产尘设备,这是减少或消除粉尘污染的根本措施。2、“水”:湿式作业可以有效地防止粉尘飞扬。例如,矿山开采的湿式凿岩、铸造业的湿砂造型等。3、“密”:密闭尘源。使用密闭的生产设备或者将敞口设备改成密闭设备。这是防止和减少粉尘外逸,治理作业场所空气污染的重要措施。4、“风”:通风排尘。受生产条件限制,设备无法密闭或密闭后仍有粉尘外逸时,要采取通风措施,将产尘点的含尘气体直接抽走,确保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5、“管”:领导要重视防尘工作,防尘设施要改善,维护管理要加强,确保设备的良好、高效运行。6、“教”:加强防尘工作的宣传教育,普及防尘知识,使接尘者对粉尘危害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7、“护”:受生产条件限制,在粉尘无法控制或高浓度粉尘条件下作业,必须合理、正确地使用防尘口罩、防尘服等个人防护用品。8、“检”:定期对接尘人员进行体检;对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应发放保健津贴;有作业禁忌证的人员,不得从事接尘作业。
●推进职工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1、生产经营单位要为职工建立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依法对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书面告知检查结果,并为离开本单位的职工提供档案复印件。2、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有职业禁忌的职工从事粉尘作业,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职业健康禁忌的,应当调离有健康损害的工作岗位。3、对疑似尘肺病职工应当及时安排进行诊断,离岗前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不得与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4、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要优化检查流程,加强质量控制,为生产经营单位和职工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务,并可根据需要,在登记机关管辖区域范围内开展外出职业健康检查。5、发现疑似尘肺病和职业禁忌的应当及时书面告知职工和生产经营单位,并将疑似尘肺病报告生产经营单位所在地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
●尘肺的预防
1、使用有效的防尘口罩(面罩):
防尘口罩的选用要注意三点:(1)防尘口罩必须能有效地阻止粉尘进入呼吸道。一个有效的防尘口罩必须是能防止微细粉尘,尤其是对5微米以下的呼粉尘进入呼吸道,也就是必须是国家认可的“防尘口罩”。必须指出的是一般的纱布口罩是没有防尘作用的。(2)选择合适的防尘口罩。就是口罩要和脸型相适应,最大限度的保证空气不会从口罩和面部的缝隙不经过口罩的过滤进入呼吸道,要按使用说明正确佩戴。(3)正确佩戴防尘口罩。佩戴防尘口罩要舒适有效,要求口罩既能有效的阻止粉尘,又能在戴上口罩后呼吸不费力。所以要求防尘口罩重量要轻,佩戴卫生,保养方便。
2、正确使用,定期更换防尘口罩
使用中要防止防尘口罩被挤压变形或被污染,所以要仔细保养。佩戴中由于防尘口罩戴的时间长了就会降低或失去防尘效果,所以必须按照口罩使用说明使用并定期更换。
特别提醒:防尘口罩没有正确佩戴也不能防尘。这不仅包括按照使用说明书佩戴,确保每次佩戴位置正确、合适(不泄漏),还必须在接尘作业中坚持佩戴,及时发现口罩的失效迹象,及时更换。
安监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