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3月1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华龙宝:用雕塑诠释现实人生
华龙宝(右)正在给我市一名雕塑爱好者讲解雕塑创作技巧
华龙宝创作的高邮王氏父子雕塑像
  □  记者  管玮玮

  在西后街王氏纪念馆门前,有一座王氏父子边读书边讨论的雕塑。雕塑人物表情细腻、动作自然、形象生动,让许多观赏过的市民和外地游客赞不绝口。日前,记者有幸与雕塑创作者,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创意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华龙宝,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自小受家庭艺术氛围熏陶

  “能够与雕塑结缘,与从小父亲给我的艺术熏陶密不可分。”一身休闲装,一双运动鞋,让华龙宝看起来十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一落座,他就向记者解释了自己缘何走上艺术之路。虽然年少时期,华龙宝的家庭非常贫困,但拮据的生活并没有影响父亲对文艺的热爱。平常只要闲暇,父亲就会即兴给家人拉上一两段二胡或是画上几笔。因此,华龙宝从小就对各种图画非常感兴趣,也经常用笔对着报纸上的各种插画进行临摹,甚至有时候还会尝试用泥土做各种各样的小人造型。“也许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这就是雕塑,但因为潜意识的喜爱,所以一直偷偷坚持着‘无师自通式’的创作。”华龙宝笑着告诉记者。

  1973年,高邮市文化馆举办培训班,正式对外招募学员。华龙宝经人介绍成为培训班的学员,向著名画家朱葵先生学习基本作画技巧。“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正式接受速写、素描等各种绘画技巧的正规学习。”华龙宝坦言。

  1977年年底,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之后,一直想进正规高校学习绘画技艺的华龙宝为自己报了名。1978年,华龙宝凭借自身的艺术素养和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从全市4000多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高邮地区唯一一个被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录取的本科生。进入南师大后,经过一段时期绘画专业方面的培训与指导,华龙宝又重新开始尝试创作雕塑作品。

  华龙宝告诉记者,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南师大图书馆缺少与雕塑创作相关联的专业书籍,他就通过其他途径收集和借阅国内外相关书籍,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前往省美术馆向专业教师拜师学艺。大学毕业前夕,他所创作的多个雕塑作品先后在省内外大赛中获奖。

  1982年,从南师大毕业后,华龙宝成了一名专职美术教师。“虽然日常的教务工作非常繁忙,但我从没有放弃对雕塑作品的创作。”华龙宝表示,此后的几十年当中,他用石膏、树脂、粘土等多种材料,创作出了各种题材的雕塑作品。

  作品多表现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思考

  2010年,经过多年不懈的积累,华龙宝顺利出版了以自己名字为题的雕塑作品集。

  这部作品集中的大多数雕塑作品,都体现出了创作者对当下生活、对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状态的一种关注之情。华龙宝表示:“艺术家要学会将平时的思考融入到作品中,这种表达无论是对个人经验的描述,还是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整个社会、社会中人的经验和状态都是不能脱离的,而只有当自己的作品与周围的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产生了一定联系时,艺术家的存在才是一种有意义的存在。”

  华龙宝告诉记者,作品《夕阳红》就是其经过长期的细心观察后创造而成。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近年来,社会中逐渐流行起老年人补拍婚纱照、补办婚礼的现象。而这一现象不仅是社会生活水平进步的表现,更是老年人观念转变、心态年轻化,社会尊老敬老的体现。所以,他经过思考后,用类似于结婚照式的构图和样式,将人们所熟悉的婚纱照用雕塑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华龙宝的作品《看大戏》表现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老百姓对精神文化食粮的极度渴望之情。华龙宝有意识地将自己年少经历过的艰苦生活体验融入其中,最终赋予了这幅作品两位主人公更多的“烟火味”,也深深勾起了人们对那个特殊年代的深刻回忆。

  学艺术要学会时刻保持创作热情

  正是因为华龙宝的雕塑创作始终坚持了艺术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真、善、美”的创作理念,他创作出的雕塑作品在业界赢得了很高的赞誉度。近年来,华龙宝不仅先后有雕塑作品入选国内各类展览并获奖,并且还在专业报纸杂志上发表过多件作品。华龙宝说:“作为一名老师,我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让学生信服。因此,我只有通过不断创造新作品、好作品,才能让学生看到我的努力,进而激励自己。”

  采访中,华龙宝还饶有兴致地为记者讲解了其作品集中所收的一副关于《滑田友与刘育和》的作品,并且详细地介绍了滑田友的生平经历。滑田友是中国现代雕塑家,1933年赴法国留学,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1943年潜心研究雕塑。他的作品多次入选法国沙龙美展并多次获奖。抗日战争期间,滑田友身处异乡,关心祖国,创作了揭露日寇罪行的圆雕《轰炸》。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滑田友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他在教学中善于总结经验,并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运用谢赫的六法论深入浅出地讲述雕塑艺术的原理,被誉为富有创造意义的中国雕塑教学的理论。华龙宝说:“生活困难,但滑田友却不畏难,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专攻雕塑,他的这种艰苦卓绝、不断进取、时刻保持创作热情的精神正是我们从事艺术创作者最应该学习的东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特别报道
拍卖公告
华龙宝:用雕塑诠释现实人生
关于征集“高邮市人民检察院院歌”的启事
热烈祝贺
高邮报特别报道04华龙宝:用雕塑诠释现实人生 2017-03-17 2 2017年03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