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镇关工委自建立“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以来,前后经过三次调整,至去年定型为一个中心组,由镇关工委副主任夏殿朝具体分管并任组长,另有9名“五老”为成员。中心组下设五个督查小组,共35人,每组都设正副组长。在实际工作中,镇关工委将全镇25个网吧按照就近监管的原则分配到5个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对因年龄或身体等原因不能担责的“五老”及时予以调整,以确保义务监督正常进行“不掉链”。
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高邮镇关工委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办法,每次完善后都将其打印好,所有“五老”监督员人手一份,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照执行。这些制度包括:坚持做好“1、2、3”义务监督巡查,即每周查1次,三天假期和寒暑假每周查2次,五天假期以上查3次;坚持每月23号上午召开一次碰头会,由组长汇报当月督查情况,写好工作月报,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坚持每个季度由中心组成员组织一次互查或巡查,全面掌握城区网吧管理动态,以便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督查员与业主交流会,沟通思想,消除对立,增加共识;坚持年终总结测评,写好全年工作总结,召开一次总结会,评比表彰,由镇财政拨款以奖代补;遇有特殊情况,坚持全天候巡查,对重点网吧、重点时段做到“严看死守”,确保万无一失。
关工委中心组9位同志绝大部分都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尽管他们年事已高,行动有诸多不便,但他们依然带领监督员不停地在25个网吧之间转悠,为净化网吧这一文化市场尽责尽力。五个督查小组中,顾鹤荣、葛志磐、孙以炎等都是近80岁高龄,不管是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甚至有时疾病缠身,他们都坚守各自岗位。一组组长宋跃林腿骨折后有伤痛,仍坚持带头参加本组网吧监管工作。三组的戴尔荣前年身患脑梗出院后,不能骑自行车,每次督查都是徒步前行,从未间断。四组组长杨大国、高庆安两同志经常带病坚持监督网吧,因他们所负责监督的网吧个数较多,分布范围较广,一次检查不过来,每周六、周日要分两次进行督查,但他们乐此不疲,毫无怨言。五组组长孙以炎分管的三个网吧都在城乡结合部,每次督查骑电动车都要花上两个多小时。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高邮镇的“五老”监督员就到网吧明查342次、暗访143次,分别比上年增加79次、30次。
杜绝未成年人进网吧,这在客观上会影响网吧的业务收入,业主一般都有抵触情绪。少数业主甚至对“五老”义务监督员恶言相向,极个别的还威胁恐吓。有的网吧玩起了“猫和老鼠”的游戏,监督员来了,未成年人就走;监督员走了,未成年人又来。如何做到既监督好网吧,不让未成年进入,又能融洽与网吧业主的关系?围绕这个难题,“五老”们想尽设法,终于摸索出一条“人性化监督、服务型管理”的新路子。在严格检查监督的同时,“五老”们特别注重与网吧业主交流沟通,发现问题、将心比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每半年召开一次网吧业主交流会,请文化主管部门牵头,“五老”义务监督员参加,交流做法、取长补短。这样,“五老”监督员与网吧业主的关系从过去的紧张对立逐步走向和谐相处。
现在,“五老”们顶酷暑去检查时,业主都能主动拿出冰镇水给他们解渴;冬季天冷,业主还给“五老”们倒上一杯开水。更可喜的是,每年都有业主为贫困学子慷慨解囊献爱心。去年初,“金长城”“心语”等网吧共拿出5000元资助3名小学特困生。镇网吧协会会长阚荣已连续三年共拿出4000元资助特困生。“咚巴拉”业主林文建是浙江人,2009年开始连续三年捐出11000元资助1名特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直至将他送上教师岗位,近几年每年又捐出1000元资助特困生。
通讯员 居述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