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规划引领,成果体系不断显著
以总规为依据,围绕深化、细化规划编制,强化规划服务效能,提升规划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品质升级。组织召开了7次局集体会商会,会商了24个项目方案,35个规划设计条件;组织了13次专家评审会,审查和评审35个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召开了3次市规委会,共上报评审项目3个,议题3个;完成22份用地红线图,10份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二)坚持建设主打,城市功能不断强化
城市建设的发展,必须以项目为抓手,我市通过连续16年实施城建“双十”重点工程,扩大了城市规模,提升了城市品质,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人居环境。在大力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做好城市的绿化、亮化工作,美化了环境,扮靓了市容。由园林处牵头,协调推进我市城市公园体系建设,全年共完成城区新增30公顷绿地建设任务,完成立体绿化1.5万平米。推动完成北澄子河生态公园、水曲溪园、老横泾河体育休闲公园、海潮大桥、通湖大桥公园等公园体系建设,并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推动完成蝶园广场、运河东堤等公园体系提升提质工程;推动完成海潮市民广场绿化提升,盂城南路、屏淮南路绿化改造和新建道路绿化配套建设;推动高邮州署和抗战广场二期绿化工程建设。
(三)坚持民生优先,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按照市委、市政府倾力改善民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我局牵头组织了“八老”改造、“城中村”闲置地块整治等工作。在维修改造过程中,倾听百姓诉求、征求多方意见,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实施前在媒体进行公示;实施时,聘请群众工程监督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助监督工程实施;实施后,做好回访工作,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切实将民生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群众放心满意工程。
(四)坚持镇村联动,城乡统筹不断发展
重点围绕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农村危房改造、渔民上岸及农业农村等相关工作有序推进。一是完成卸甲镇、城南经济新区(车逻镇)总规修编工作,目前正按专家评审要求进一步完善;龙虬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在抓紧实施。完成了苏中循坏经济园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二是完成省下达的2016年度240户危房改造任务,并将改造资金及时发放。三是完成第二批329户渔民上岸安居任务,并已通过高邮市级验收,正在完善相关资料,等待上级部门验收。四是完成2015年度省级美丽乡村三垛柳南村和汤庄联谊村建设整治任务,并顺利通过扬州市级验收;2016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周山镇吴堡村、临泽镇陈甸村正按编制的规划、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有序推进建设整治工作。五是积极向上推荐我市界首镇、临泽镇申报省历史文化名镇,积极争取界首镇、菱塘清真村为省特色旅游名镇名村。
2017年工作主要任务
2017年,全市城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住建部、省住建厅、扬州市局工作要求,贯彻实施好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瞄准目标、凝心聚力、埋头苦干,促进“管理再规 范、服务再升级、作风再扎实、形象再提升”,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实现城乡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创新工作方法,深化规划编制管控
组织编制2017年规划编制计划中相关规划,做好2017年城建“双十”工程的规划服务工作,跟踪推进中小学布点、医疗卫生设施布点、养老设施布点等涉及民生事项的专项规划编制,加强盐河两岸等重点地段、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推行三个“一张图”做法,即:规划“一张图”,将土地利用规划和空间建设规划落实到同一张完整的地形图上,实时更新,更快捷、精准地把控项目选址和用地审批;控规“一张图”,将各专业部门规划的主要内容落实到城区控规图中,做到无缝衔接、标准统一、信息对称,以控规为落脚点,实现地块现状用途、规划用途、审批信息、建设强度等管控要求的全属性特征查询,直接指导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为移动终端管理打下基础;审批“一张图”,将已批已建、已批在建、已批未建的项目落实到现势地形图上,及时掌握项目建设的相关信息,进行动态更新。
(二)突出以人为本,合理完善城市功能
打造东部新城。按照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连淮扬镇高铁开工建设、省道333东延,充分考虑城市周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对东部新城城市格局的重大影响,推出东部新城路网建设、捍海路断面改造、盐河风光带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东部新城南部片区商圈建设、东部港口码头建设、省道333高邮东段改扩建等一系列东部新城重大项目。优先关注民生。将城市“八老”改造放在首要位置,根据“八老”规划,在今后几年的城建“双十”重点工程中还将循序渐进,逐年安排,序时推动,确保2020年“八老”改造目标基本完成,同时,着力推进城乡公园体系建设和城中村改造,进一步提升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三是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延续城市发展脉络,对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持续实施保护性、渐进式整治和修缮,串通城南、城中、城北三个历史文化街区,联结盂城驿、南门大街、市河、北门大街、人民路、文游台,打造古韵民俗风情十里长街。按照从旧城路网完善、学校医院建设、环卫设施建设、自行车租赁点建设、疏导点建设等多角度、全方位对城市的配套服务功能进行完善,以确保城市功能优质高效运转,同时,与市委市政府"四城同创"的总体目标有机契合,提高得分率。
(三)实施分类指导,推进镇村特色发展
一是健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编制完成卸甲、临泽、汤庄、甘垛等乡镇片区规划。配合发改委做好我市特色小镇的培育工作。继续做好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涉及沿线乡镇相关工作事项。二是全面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按照中央、省文件要求,继续扩大改造范围,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力度,有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三是稳步实施试点村建设。完成2016年度周山吴堡、临泽陈甸两个省级美丽乡村及界首老人桥村品祚建设整治工作。四是做好历史文化名镇相关工作。做好三垛镇东风社区东二街、临泽镇临泽社区中街、界首镇甓湖社区太平街3个省级传统村落及临泽镇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指导工作。五是继续做好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循环经济产业园及龙虬环保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