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山镇,是以周山烈士的英名命名的革命老区,是扬州地区的红色乡镇,也是扬州市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乡镇之一。全镇有耕地面积4.3万亩,水产面积1.5万亩,是典型的农业乡镇。多年来,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缺乏重点工业和特色产业拉动等原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低收入农户较多,截止目前,8个行政村村级债务总额达360多万元,低收入农户404户,贫困人口达703人。
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周山镇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扶贫工作精神,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加快低收入农户脱贫步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釆取产业扶持、结对帮扶、社会救助等多种举措,使低收入农户实现了“三个稳定”:有了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有了一份稳定的经济收入,有了一份稳定的养老保障,踏出了一条“扶贫思路上求创新、扶贫方式上求实效、扶贫效果上求突破”的个性化精准扶贫的道路,为建设富强红色名镇作出了努力。
产业扶持,拓宽低收入农户就业渠道,提供自食其力平台。围绕“培壮一家企业、做好一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促进产业转型,以此带动低收入农户大批就业,让一大批无能力、无特长的低收入农民从田野上走进工厂,从牌桌上走进车间。
多措并举,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强发展后劲。抢抓扬州、高邮有关部门对我镇相关村开展结对帮扶的机遇,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支持各行政村盘活集体闲置资产,提倡利用村经济合作社为载体流转土地,加大对土地流转协调服务费的征收力度,鼓励村级集体适度经营经济实体,增强村级“造血”功能,多措并举增加村级收入,确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15%以上。
结对扶持,帮助低收入农户迅速脱贫,提升自我“造血”功能。根据我镇实际,我们建好低收入农户台账,对家庭特困、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灾致贫的农民,我们采取一对一、一对多、户企结对扶持。一户一策,因户制宜,因人制宜,吸纳安排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业。购一批物业保洁、村庄环境及河道、道路管护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有一人长期稳定就业。
社会救助,扩大扶贫济困的空间,解决后顾之忧。为加大对特别困难家庭的日常救助以及遭受重大灾难家庭的应急救助力度,资金来源主要在“5.19”一日捐中安排。每年周山镇“5.19”一日捐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累计募捐善款100多万元,全部用于资助弱势群体。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对所有低收入农户的社会帮助活动,确定帮扶责任人。 2015年扬州电视台新闻女生走进校园资助特困学生20多人 ;士亲人高山先后22次来周山捐赠,受奖师生千余人;万福村在外成功人士居万民不仅先后投资20万元为19个村民小组安装136盏路灯,而且还连续5年为贫困户、特困户、五保户、残疾人捐款近30万元,受助人员200多人。
强化责任,编织精准扶贫联动网络,确保扶贫实效。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扎实工作,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扶贫工作任务。我们成立了以党委一把手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周山镇农村扶贫工作办公室”,出台了《周山镇“十三五”农村扶贫工作实施意见》,分别从1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各村、各单位也相应建立了帮扶工作小组,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并将帮扶工作纳入年度重要工作考核内容,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了我镇扶贫工作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