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市平安出租车司机王斌因多次救人,被评为江苏省“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他的事迹在交通系统内一时被传为美谈。
仗义司机 该出手时就出手
王斌今年51岁,家住高邮镇新联社区,从小家境贫寒。但王斌的父亲是菱塘原嵇家小学的校长,伯父是教师,叔父是军人,他从小受家庭的熏陶,秉性善良。1994年的一天,当时在菱塘供销社工作的王斌被派到扬州出差,在扬州老汽车西站的一家小旅馆中,解救了一位被拐骗的菱塘智障少女。这件事情在王斌的家乡一时传为美谈。
1996年,王斌从菱塘供销社下了岗,但他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而是勤勤恳恳地四处打工,先后做过电焊工、电信外线工等工作。辛苦工作了几年后,2001年王斌用攒下的钱买了一辆夏利面的,挂靠客运公司,开始了出租车经营。王斌走遍了邮城的大街小巷,他骨子里见义勇为的一腔热血也随着出租车的行驶在不断翻涌。
2004年的一天,王斌送客去界首,在路上碰见了一起交通事故,肇事司机是位开着电动三轮车运送木棍的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该男子在撞人后径直逃走。王斌见状一路向北飞车追踪,最后配合宝应氾水警方将肇事司机拦住。
就这样,王斌一直默默地做着好事,直到2014年7月救人事件被本报及其他媒体报道出来,他才渐渐被人熟知,当年王斌还因此当选为第五届“高邮好人”。
王斌在此次当选“江苏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后,感慨地说:“我只不过做了一件小小的事情,在别人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没想到政府给了我这么大的荣誉,对我是莫大的鼓舞!”
称职司机 高标准严要求
作为出租车司机,王斌努力做到送一个客人、结一个朋友。2009年的一天晚上8点多,一位男子坐上了王斌的出租车,在下车的时候将随身的公文包遗落在了车上。王斌看到包里面有2万多元钱的现金,还有手机、工资存折等重要物品,当即按照包里的资料,辗转联系上了这位男士,并亲手将公文包交给了他。这位男士对于王斌拾金不昧的行为大为感动,之后的日子一旦有乘坐出租车的需要,便主动和王斌联系。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好朋友。
由于信誉度高,客户都很信任王斌,总有人找他接送。而王斌接送客人也是有原则的。王斌白天开出租,有晚上在家小酌两杯的习惯。如果这时有熟人打电话来,请王斌开车带客,王斌是绝不会答应的,但是他会把客源介绍给他信得过的同伴。王斌说,“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乘客负责。
目前,王斌在我市平安出租公司工作,每个月都由公司组织去交通运输局客管处参加一次继续教育学习。除了学习出租车客运服务规范、驾驶员诚信考核办法、客运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外,还学习了解邮城旅游景点知识,以便给外地的游客当好导游。与此同时,王斌还学习了丰富的急救知识。
市交通运输局客运管理处主任戚晓峰告诉记者,客管处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已经持续举办了近五年时间,五年来,王斌没有一次擅自缺课,而且学习起来特别认真。过硬的基本功,为王斌在突发事件中抢抓救人时机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爱心司机 行动感染身边人
王斌还是江苏交通广播网高邮爱心车队的一员。能成为我市10辆爱心车队队员中的一分子,他感到很光荣。每次爱心车队组织活动,走进社区、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等处送温暖、献爱心时,总能看到王斌忙前忙后的身影。
在爱心车队里,他还是大家的生活委员。每次爱心车队开会的时候,王斌总是和他的队友讲:“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遇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都要帮忙。如果我们袖手旁观,就很有可能会给别人造成一个巨大的损失。”
今年3月28日,爱心车队指导员陈世民偶然载卸甲镇龙奔村“五保户”曹登田上城看病,得知曹登田因治病家中已一贫如洗,他当即将这种情况告知爱心车队成员,大家在商量后一致决定义务接送曹登田就医。每次轮到王斌接送曹登田时,他总会买几十个包子给曹登田带着,生怕曹登田饿着肚子。在王斌的带领下,爱心车队的其他队员,每次接送曹登田时,也会给他捎点吃的。爱心车队队员王翠香这样评价王斌,“他平日里对自己舍不得花一分钱,对有困难的人总是慷慨解囊。”
为了宣讲文明交通知识,宣传爱心服务理念,带动更多的驾驶员做好事、献爱心,王斌拿出“省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奖金的一部分,筹建了驾驶员图书室,让驾驶员在休息之余,补充精神食粮。王斌对记者说:“出租车就是城市流动的窗口,我们的形象就是整个高邮的形象。我建这个图书室,就是为了让更多的驾驶员提升自身素养,增强集体荣誉感,将这份荣誉感带入到工作生活当中,做好事、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