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5月18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宋桂兰 残疾女缝纫工“踩”出康庄道
图为宋桂兰(右)在指导员工
  □   陆爱萍  思雨  晓莉

  女性创业不易,更何况是残疾女性。但是右腿残疾的宋桂兰,却用努力和汗水在创业路上越走越精彩,并帮助10多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日前,记者来到宋桂兰位于甘垛镇和平村的蓝佳康达羽绒制品有限公司,了解她的故事。

  练就缝纫手艺获赏识

  初见宋桂兰时,站在车间内与工人们交流的她看起来与常人无异,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稳重、干练,很难看出她已年过半百,更难以想象她曾经经历病痛的折磨。

  生长在甘垛镇和平村的宋桂兰,自初中毕业后便在当地一家有名的裁缝铺当学徒。因为对裁缝感兴趣,在学徒的时候,她学得特别用心,认真看师傅干活,仔细琢磨师傅裁剪、做衣服的技巧。经过三四年的学徒生涯,宋桂兰得到了师傅的“真传”,练就了一手不错的缝纫手艺。

  1985年,20岁的宋桂兰在别人的介绍下,与同村男青年林玉康相识相恋、结婚生子。“爱人高中毕业,在当时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他有份稳定的工作。当时家人希望我在家带孩子,但我不愿意。”宋桂兰说,23岁那年,她说服了家人,将女儿丢给公婆照看后,便进入甘垛一家服装厂上班。吃苦耐劳、努力上进、手艺精湛的宋桂兰很快得到了领导的重视,5年多的时间,她从最初的普通缝纫工升到组长、车间主任、厂长助理,工资也是节节攀升。

  1995年前后,那家服装厂因各种原因而关闭,失业后的宋桂兰凭着一手好手艺成为了常熟千仞岗制衣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并很快得到老板的赏识。后在老板的授意下,她回到高邮,成为千仞岗公司与高、宝、兴一带各服装厂之间的“联络人”,负责将千仞岗订单派发到有资质、有能力的服装厂进行加工。为了当好“联络人”,她经常是常熟、高邮两地跑,而且还要到宝应、兴化等地的大小服装厂了解经营、生产情况,几乎每天都是跑五六个厂,往往是天一亮出门,直到天黑才回家,还经常出差。

  患病致右腿残疾

  2002年前后,宋桂兰不仅在常熟和高、宝、兴一带忙碌,而且还在甘垛并蒂莲服装公司工作,这一干又是10年。或许是长期的劳累拖垮了宋桂兰的身体。“2010年前后,身体便经常感觉不舒服,特别是腰部常常酸痛,当时以为是‘职业病’,没有太在意,万万没想到后来会严重到下不了床。”宋桂兰说,2012年初,她的病情加重,渐渐地已经发展到不能下床行走。意识到事态严重的宋桂兰在家人的陪伴下到医院检查,结果是腰椎受损严重,医生建议手术治疗, 但表示有一定的风险。

  考虑到手术的风险,宋桂兰选择了保守治疗。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治疗,宋桂兰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从能下床到拄着拐走,再到丢掉拐跛着走。尽管如此,但病痛仍夺走了宋桂兰右腿的健康,后来经过专业的残疾评定,她被定为肢体四级残。

  为了控制病情,从那时候开始,宋桂兰每年都要吃上两三个月的中药,同时,不能劳累,腰部也不能用力,更不能长时间行走或坐着,否则病情就会加重。考虑到身体情况,在家人的劝说下,宋桂兰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放弃工作在家长期休息。

  不甘现状勇创业

  此时的宋桂兰已年近半百,爱人从事个体,收入不低,唯一的女儿也大学毕业,并在南京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可以说,即便宋桂兰不工作,一家人生活也无忧无虑。然而,休息了2年多后,宋桂兰不甘心长期呆在家里什么事也不做。她说:“一个健全人突然变成残疾人,这是命运的安排,不能改变只有接受,但自己不能接受整天无所事事,生活没有了奋斗的目标、前进的方向。”2014年,宋桂兰一个好朋友的服装厂因经营不善,想关闭,宋桂兰知道后,便萌生接收厂子的想法。

  得知宋桂兰的想法后,爱人和女儿都强烈反对,特别是女儿,担心妈妈的身体,多次从南京赶回来劝说。尽管如此,倔强的宋桂兰仍是说服了家人,拿出家里的全部存款,接收了朋友的厂,踏上了创业之路。

  自厂子开办后,宋桂兰便吃住在厂里,与工人们一起上下班。在她看来,厂子经营不善,最主要的原因是管理上不到位。因此,几乎每隔一两天,她就会和工人们开会,与工人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心思,并尽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对于一些不听话的工人,她也会恩威并施。

  在宋桂兰的亲历亲为下,工人们也是尽心尽力,没多长时间,厂子就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加上宋桂兰之前的各种人脉关系,她的服装厂外贸订单源源不断。“做生意,诚信为上,价格公道,肯吃苦,不愁没有订单。”宋桂兰笑着说。

  成功不忘帮助他人

  创业取得初步成功,让宋桂兰心怀感激,她感慨地说,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她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关心和帮助。现在她有了一些能力,也会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目前,宋桂兰的厂里共有85名工人,其中有10多名是残疾人,为了招收这些残疾人,她特意扩大了车间,她说:“原本厂里的工人已经足够了,但想到残疾人找份工作不容易,所以特意增加了一个车间,让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挣工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宋桂兰的厂里,残疾工人与正常工人的工资待遇不仅没有任何区别,残疾工人还会受到特殊的照顾。

  除此以外,只要村民有困难找上门来,宋桂兰都主动给予帮助。今年初,有位村民得了乳腺疾病,家庭困难,宋桂兰得知情况后,立即派人送去了2000元;还有对老夫妻,家里十分贫困,生活难以为继,她便让老奶奶来厂里做辅工,每月开工资,让夫妻俩有固定的收入来源……

  宋桂兰说,她如今最大的愿望便是希望厂子长久地发展下去,自己有能力之余,多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如果有残疾人想找工作,厂里也愿意接收,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文游台
   第04版:特别报道
宋桂兰 残疾女缝纫工“踩”出康庄道
破浪乘长风 扬帆济沧海
质量至上 构建高效课堂
高邮报特别报道04宋桂兰 残疾女缝纫工“踩”出康庄道 2016-05-18 2 2016年05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