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2月,全市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比上年同期下降13.7%,连续两年未发生一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交通事故,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整合资源,强势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新模式
针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渐趋严峻的现状,市交警大队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可以将乡镇具有的地理资源优势、信息资源优势、人脉资源优势,有效运用于农村交通管理之中,在事故多发、易发的省、县道沿线的镇、村建立交通安全劝导站,从体制、机制和人员上进行全方位整合,努力探求当前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突破口。提出了“建立镇、村交通安全劝导站”的设想,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前沿推进至镇、村、组,聚合当地镇综治办、安监站、交警中队、派出所、农机站等职能部门的力量,加强镇、村交通秩序维护,交通安全宣传;交警大队这一构想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同,并获得市委、市政府以及镇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
创新机制,充分发挥部门合作联勤联动的工作优势
为使镇、村交通安全劝导站收到资源整合、力量聚合、配置优化、促进工作的效果,交警大队在创新机制、规范运行上提出“三个一”:搭建一套班子。仅去年就在市界首镇应龙村、三垛镇
甘垛村、龙虬镇奥林村等11镇、村建立交通安全劝导站,各劝导站在每个村明确正、副组长,由村支书书记担任组长,村委会主任及乡镇公路站站长担任副组长。每个站均设有至少4人以上的值班人员,并明确每周人员值班表;健全一套制度。重点建好五个制度:即:劝导站领导小组、劝导站工作职责、劝导员岗位工作职责、劝导员工作制度、劝导站值班表,明确值班领导,带领镇、村劝导站人员在节假日、镇赶集日、学生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加强巡查,疏导交通,劝导违法行为,维护好集镇周边交通秩序;同时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开展辖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分析并提出治理方案,及时向上级或主管部门反映辖区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问题,对治理工作进行跟踪,确保治理工作落实到位;落实一块场地。落实办公场地。镇、村交通安全劝导站与村委会合署办公,悬挂“某镇某村交通安全劝导站牌匾”,配齐相应的办公设施;在办公处所建好一套管理台账。为加强源头管理,镇、村劝导站建立台账,使各项工作有据可查。同时,制作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橱窗,并将劝导站工作职责、相关制度规范上墙。
半年多的实践,基本确立了以“镇党委、政府主导,‘劝导
站’管理为平台,安监站协管交通为载体,交警业务部门为指导”的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防控体系,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
管、条块并重、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镇村劝导站建成后,迅速成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桥头堡”,村民平安出行 “守护神”,破解了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难题,初步取得了成效,实现了多赢的局面。
下一步,将通过强化镇党委、政府交通安全“属地管理”理念,促使镇、村交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解决对镇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问题,多措并举,着力改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
定期调研,建立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市安委会要定期组织召开交通安全联系会议,分析研究本辖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必要时邀请乡镇政府领导共同参与,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督促抓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
夯实基础,健全“两站两员”机制。市安委会要牵头组织地方党委、政府成立专门的农村劝导站工作班子,要求各镇要按上级要求,建立健全农村道路交通管理交管站、明确一名镇分管道路交通的领导担任管理员;村要建立劝导站,明确一名村干担任劝导员,强化镇村道路安全管理网络体系理念,形成“全覆盖、无缝式”的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网络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农村道路“无人管”和“管不了”的问题,在管理的结构上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开展整治,推进交通村镇创建工作。市安委会要会同各镇交管站、村劝导站成员对辖区农村道路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督促相关部门进行督查指导;要会同辖区交警中队,对农村较为突出的交通违法行为,开展大规模的集中整治,净化农村道路交通秩序;同时,要结合“平安长廊”创建工作,强势推进交通文明村镇创建,要依托各镇交管站、村劝导站抓好创建,发挥各镇村“两员”的交通管理职能,负责具体落实创建任务。
多元共治,优化农村道路交通秩序。市安委会要协调各职能部门采取多元共治的措施,共同参与管理,开展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要明确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实行由地方镇人民政府主管,镇交管站主抓,镇综治办、派出所、交警中队、农机站、村民委员会和学校配合的管控体系。各镇、村劝导站认真履行综合监管职责,加强乡镇赶集期、节假日、学生上下学期间的交通秩序维护。定时定点在各集镇周边路段、路口巡逻,疏导交通,劝导交通违法行为,不断优化农村道路交通秩序,确保农村交通秩序井然,道路安全畅通。
宣传到位,延伸交通安全宣传触角。农村交通安全管理薄弱,弱就弱在缺人管,弱就弱在宣传不到位。各镇、村劝导站要积极作为,采取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定期在镇村宣传橱窗中更新交通安全宣传内容;基层派出所交通警务站、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深入农家院落、田头晒场,把宣传资料送到农民手中,积极宣传乘坐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三轮汽车、三轮摩托车及无牌无证机动车的危险性和危害性。
打造队伍,加强指导培训劝导员。采取集中与分散的方式对交通安全管理服务站工作的培训,使工作人员快速掌握了交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指挥动作及手势、日常业务和技能等。辖区交警中队民警要经常深入乡镇,对劝导站工作予以指导,要着力指导劝导站的“五小”车辆台帐管理,隐患排查、交通秩序维护、交通安全宣传与日常工作等五个方面,提高工作人员交通管理与服务能力。
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对整个社会有着巨大而深远的意义,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尽职履职,广大农村交通参与者应自觉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开启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