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使整个经济系统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其运行模式为“资源—生产—再生资源”。
循环经济主要有“3R原则”包括减量化原则(Reduce)、再利用原则(Reuse)、和资源化原则(Resource)。减量化原则针对输入端,旨在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和能源流量;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资源化原则针对输出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与现行经济相比循环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新的系统观。
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2)新的经济观。
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工程学的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
(3)新的价值观。
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新的消费观。
循环经济观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