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本报曾在头版头条刊发题为《一笔退税款救活一企业》的新闻报道。文中说的是秦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资金链断裂,企业陷于停产状态。由于无人“问事”,该公司年初有13份出口报关单未办理退税,涉及出口退税款121万元。2015年4月20日,是2014年度出口报关单办理退税的最后申报日,市国税局迅速成立“特办”小组,使该企业成功办理出口退税款121万元。有了这笔“救命款”,该企业起死回生,今年已实现销售4000多万元。新闻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中国税务报》《新华日报》《扬州日报》等许多媒体均对此进行了报道。这是市国税部门服务企业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市国税局围绕创“星”服务,做了许多有益尝试,取得了显著成绩。
移动讲堂 学员济济一堂
为让税法宣传与企业“面对面”,高邮国税创新税法宣传方式,适时推出“税法移动讲堂”,并将讲台搬进企业。以往国税部门都是坐在家里举办类似讲座,来听讲的很少,有时还要打电话催,“代会”的人也坐不满讲堂。现在“税法移动讲堂”进企业,不但满足了协办企业的需求,而且还吸引许多周边企业相关人员前来“借读”,课堂几乎座无虚席,有时甚至还要“加座”。
“税法移动讲堂”进企业不仅仅单纯讲和听,而且还有现场互动,学员可以把所想要了解的相关税收政策写成小纸条传递给主讲人,让主讲人现场释疑解惑,“拖堂”现象时常出现。江苏高标公司董事长吴有还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总认为企业把生产搞好,到时按章纳税就行;现在国税送税法上门,可以让企业准确把握国家一些宏观经济政策,避免企业走弯路,同时还可以规避一些税收风险,少犯一些低级错误。”
今年以来,高邮国税的“税法移动讲堂”已开讲20多次,培训近万人次,发放宣传材料十余种近万份。
“指尖国税” 办税足不出户
为让纳税人足不出户畅享“便捷税”,高邮国税局构建起“互联网办税、特服号、12366、发票功能查询、短信办税、微信办税、QQ群、二维码扫描”等数位一体的“高邮掌上国税”公众服务平台,并做到“专人、专岗、专场、专业”。纳税人足不出户,手指一点,就可尽览税收政策,尽享网上申报,尽知办税指南。与此同时,高邮国税还将“掌上国税”的服务拓展到线上远程指导服务,纳税人只要在线上提出办税请求,高邮国税都会在线给予远程指导操作、解疑解难。
“指尖上的国税”让纳税人“粉丝”真切感受到高邮国税“网市”的便捷和温情。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高邮国税通过“掌上国税”已累计接受纳税人咨询6000余户次,发布税收政策近百条;短信平台发布信息60余次、约15万条;远程协助出口退税企业办税200余次;特服号已接听近3000多次,接通率达98%,答复准确率达98%以上。同时,该局还根据纳税人提出的热点问题,编印了《高邮国税特服号问题集》。目前,高邮国税网上申报率达98.3%、货运发票代开网上提交率达98%,自助网上认证在80%以上。纳税维权尽享公正办税
纳税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者,国税的服务对象。但如何切实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让纳税人尽享公正办税?高邮国税制订了《纳税人权益保护中心工作规程》,进一步规范纳税人服务投诉、涉税举报受理等流程,并设立纳税服务投诉岗,及时受理、处理、跟踪、反馈和回访纳税人服务投诉。与此同时,高邮国税在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总局《规范》《行政审批清单》《执法权力清单》《取消进户执法项目清单》的基础上,还对税收征管人员进行了“削权”:凡是税务机关找纳税人的事项均由专门机构统一“派单”,实行任务“派单制”,避免税务干部随意下户,让企业“清静”搞生产。同时,规范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并实施“首违不罚”,提醒约谈人性化征管。
为让纳税维权措施不停留在纸上,高邮国税还在全省唯一少数民族乡菱塘回族乡设立“维权在回乡”———高邮市国税局回乡税收维权站。通过“接地气”式的维权,进一步增强纳税人的维护意识,提高纳税人的法律知识水平及维权能力。同时,还为纳税人提供法律救援服务。今年以来,高邮国税收到纳税人投诉1件。虽然这件投诉是纳税人对相关税收政策的误读而产生,但高邮国税做到举一反三,找产生根源、找服务环节、找工作不足,不护短、不推诿、不找理由和借口,给纳税人满意回复,使纳税人反过来说“对不起”。今年以来高邮国税已对近1000户实施了“首违不罚”的人性化处理。“首违不罚”既保障了纳税人的权益,又换来了征纳关系的和谐和按章纳税、按规纳税、按时纳税的优良环境。
据了解,目前,市国税局又组织多支服务团队,深入企业倾听意见,调查研究,化解企业发展难题,只要企业遇到涉税方面的难题,市国税局将打“包票”给予解决,与企业共渡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