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马”赛场上演激情“嘉年华”
马拉松比赛是一场考验体力和耐力的竞赛,更是一幕“穿越剧”。高邮运马正式开赛当天,在选手们的起跑点——高邮体育场,出现了许多身穿奇装异服的跑友身影,他们俨然成了赛道上靓丽的风景线。
“这不是西游记里的唐僧吗,快,赶快帮我和他拍一张。”距离正式开跑还有半个小时,一群来自各地的跑友争相与打扮成“唐僧师徒”摸样的跑友合照。记者上前一打听,原来“唐僧师徒”都是我市跑步协会的跑友。“现在许多马拉松赛中,跑友们都会身穿各种服饰以活跃大家的气氛。像不久前我们参加的扬马,就有许多外地跑友打扮成葫芦兄弟等卡通人物形象,现场的氛围也因为这些‘别致’人物的加入,变得十分活跃。所以今年‘高邮运马’开赛前夕,作为东道主的我们,决定借鉴这一特别方式,给来自全国各地的跑友留下一个深刻印象。”现场扮成“孙悟空”的市跑步协会成员告诉记者。
这边跑友们别出心裁地穿上奇装异服,那边一群身穿各色彩裙的老少选手,也在一阵阵动感音乐中,跳起欢乐的舞蹈。“我们是来自镇江的跑友,为了来邮参加‘运马’,我们一行40多人特地提前在网上购买各种材料,亲手做成各式各样的彩裙,在今天穿上。”队里的最长者,已与马拉松赛“结缘”14年的潘国华老人开心地说,作为业余马拉松爱好者来说,每一次参赛,名次和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大家能借助每一次相聚的机会,达到交流感情,互增友谊的目的,这比参赛本身更重要。
贴心服务赢得跑友一致夸赞
“高邮的‘运马’服务很贴心,来这里参赛感觉一切很舒服。”比赛当天,记者在采访时,不时听到各地跑友对本届“高邮运马”作出这样的评价。
据了解,虽然“高邮运马”的规模并不算大,但小而精、小而特是我市多年来办赛坚持的原则。记者了解到,作为高邮两大年度重大体育赛事之一,我市在举办高邮大运河越野半程马拉松赛时,都会组织嘉年华晚会、草根论坛等活动,让在网上神交已久的跑友们有一个互相交流、尽情联欢的平台,同时,通过这些平台,为我市的‘运马’献计献策。
比赛中,“高邮运马”组委会还组织摄友途中对各位选手进行表情“抓拍”,并精心编印成画册,让选手们每个人都能在画册里找到自己的快乐瞬间。今年,在广大跑友的热心建议下,“高邮运马”组委会还将原来用于选手解渴的白粥换成了热乎乎的豆浆,并新增“赛道景观手绘地图”,图上手绘出运河两岸历史遗存和旅游景点,让参赛选手对高邮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这些独具匠心、周到体贴的人性化服务举措,赢得了来邮的众跑友们一致夸赞。
“高邮运马”品牌越做越响
“运马”当天,在一群手拿相机留下大赛美好瞬间的摄像师中间,有一位身穿深灰休闲装的外国友人格外引人瞩目。经过多方打听,这名外国友人来自美国,中文名叫雷蒙,目前在无锡工作。“生活中,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摄影,很早以前,我就对文物古迹众多的高邮向往不已,只可惜一直无缘来到这里采风。这次,听说朋友将要参加‘高邮运马’,我非常兴奋,特地放下手头一切工作,和他们来一次高邮之行。”雷蒙接受记者采访时,用他不太流利的中文告诉记者,来到高邮后,趁着‘运马’未正式开赛,他在朋友的陪同下,带着自己心爱的相机,将高邮著名的盂城驿、镇国寺、文游台、高邮湖等景点都逛了个遍,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秀美如画的自然风光等处处都让他着迷。“我很庆幸这次能随朋友来高邮参观,如果将来有时间,我还会再次来邮,品尝一下这里全国闻名的双黄蛋。”雷蒙说。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与前几届“高邮运马”,选手穿着颜色各异的服饰参赛相比,今年的高邮大运河越野半程马拉松比赛中,选手们都穿上了统一的服饰。“过去几届都是本土企业对‘高邮运马’进行赞助,今年首次由厦门的奔泰公司为大赛进行赞助,这说明高邮的‘运马’赛事已越办越正规、越办名气越大。”“高邮运马”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市跑步协会会长尤泽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12年,高邮已连续举办了四届“运马”。从第一届300多人参加到本届1800多人报名,从以省内几个主要团队的跑友参赛,到如今整个长三角乃至海外共计48支不同团队的跑友加入,从赛道上清一色的中国人到后来黑皮肤出现在选手中,“高邮运马”的品牌已越做越响,越做越大。对于“运马”的未来,尤泽勇充满了信心。他说:“我们要让人们提起高邮时,不仅仅想到咸鸭蛋、汪曾祺,还有大运河越野半程马拉松!我们会将马拉松赛事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将赛事打造成高邮一张闪亮名片。”
管玮玮/文 金树林 王林山/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