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四的学姐,在菁菁校园业已下架,而踏出校门,走上社会,还只是嗷嗷待哺的菜鸟。
就业的形势,加之整个金融的形势,并不能从容吐纳浩浩荡荡的毕业大军。很多公司招聘时总贴上三到五年工作经验的标签,并不愿意培养一脸稚嫩的学生。而校招企业很多挂着管理培训生的噱头,招来后挨部门轮岗,便是长达一两年的车间一线生活。深入前线并非不好,而看到曙光的沉沉前夜,多的是苦苦工作默默等待的熬煎。
谁不曾是颗螺丝钉?我是家具学院家具专业出身,算是校招中比较吃香了。离开南林大的第一个九月,很多同学,同我一样,从天南地北回来看看。工作有操劳心酸,自己租房、写字楼吃饭,哪像香樟苑一样又便宜又香甜。小别两三月,碰见校友,谈起工作的情形,四五千的也有,两千多也有,六百的,也有。也许,有人已在二三线城市的国企或是机关稳稳妥妥过起了小福即安的日子,有的人拿着不菲的工资每天坐在银行服务窗口前一丝不苟地做着出纳,有的人奔走在公交地铁上门量尺晚上喝着咖啡熬夜赶着工图,也有的人跟着大设计师兢兢业业,却拿着可怜的不够塞牙缝的补助……
时代在变。儿时家门口一排矮矮的平房,如今早已高楼林立。大一时的后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如今早已归于岑寂。古人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恐怕只敢说四年河东,四年河西。家具厂自动化机械花样翻新,乡间木匠的小作坊日渐黯然。国内家装企业的O2O、B2C模式叫嚣得轰轰烈烈,而国外无人工厂的运作更是引人垂涎……高铁在提速,飞机在提速,就连超市收银台前的长队都因为支付宝的普及快速疏离。
快!这仿佛我头顶的晨钟暮鼓,念念不忘,时时警醒。为了快,我起早贪黑,工作不辍,为了快,我骑自行车坐高铁,为了快,我早早把今天的工作干完,为了快,我曾连续两周每天喝咖啡吃外卖加班到晚上十一点……
终于有一天,上司阻止了我的加班。记住,勤劳是好事,可是不懂得偷懒的人怎么会想到又快又高效的办事方法呢?如同盖房子,整理思路是打框架,梁柱都打好了,有的是添砖补瓦的小工。而看到格局、驾驭格局的人少之又少。时间就这么多,怎么提高效率,自己想去!我愿意看你天天有时间看看大千世界客户心理营销策略,玩转新媒体互联网思维,也不要看你天天劳碌奔忙填格子做一个兼职文员也能做的事情!仿佛赛跑,当你不知道终点和你知道终点,并合理规划,哪个跑得更快!
一席话,让我醍醐灌顶。道是智者离路而得道,愚者失道而守路。自己劳劳碌碌汲汲于快一点再快一点,竟然成了失道的愚者。
我从小受教于父母老师,期望于做一个好的技术人员,专心致志,匠心独运,专注数年,不负我生。我性急,总是觉得我今天快一点再快一点,就能多学一点,成长再快一点了。有意无意之间,父母,老师,包括我,都在塑造一个螺丝钉,而螺丝钉,确是几十年前的思维。
这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时代?抑或大数据时代?一切都灵活了,而人也应当更加活络。当你将自己定义一个绘图员,等待你的就是几十年的绘图生涯,而autoCAD、3Dmax保不准被淘汰,那时候,天荒饿不死手艺人的道理未必讲得明白。若你高看自己一些,将自己定位为一名设计师,甚或设计总监,或是产品企划,且不说你的眼界从此宽广,每一天朝气蓬勃,每一日竟因此有了奔头。人为什么而活?有一种说法,为梦。梦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毕业至今,我依旧是急性子,做事还是会很快,但我时时提醒自己,快,是为了慢下来。一天二十四小时,八小时交给工作,八小时交给睡眠,再腾出时间投资自己吧,还得眼界更高些,格局更广些,内涵再深些,方能免得三五年后,大学的养分耗尽,空有破皮囊,已然撑不起一树的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