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文游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忙假
  □陈永平 

  “忙”和“假”搁一块儿组词,看着拧巴,自相矛盾。既然忙,放什么假?的确,但它真的存在过。现在的孩子只知寒暑假,对忙假茫然不知。放忙假是我们年轻时候的事,每年的6月初开始,放假半月,暑假则迟至7月下旬,歇40天。

  忙假重点在忙,就是下乡支农。夏收夏种是农民最忙碌的日子,一着不慎,影响夏秋两季。抢收抢种,忙已不够,是大忙,双抢大忙。这时候,人多多益善。农民说:“扫把头上顶草帽,当个人用。”城镇的机关干部、家在农村的工人放下手中活计,有组织地下乡参加“双抢”。波及到学校,课不上了,也去凑这份热闹。

  对学生,支农另有一个目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同学们想的,是让“忙”和“假”搁一块儿不拧巴。忙归忙,假还是要放,适当地歇歇。半个月“汗滴禾下土”,谁吃得消?老人们说,上吊还喘口气呢!

  真到放假时,大伙儿发现并非想象的那样辛苦,人到地头了,还不知要干什么。生产队长也挠头,怎么给这群十三四岁的城里娃娃派工?割麦子,镰刀不会使;挑麦把,太沉挑不动。一大帮人在田里晃荡,还碍事儿!生产队长胡乱指了一块地,说:“你们拾麦穗吧;就这块地,不要越界啊!”初一5个班近两百号人一拥而上,在小小的一块地上低头拾(有时候是抢)麦穗,也算一幅奇景。

  集体劳动之外,是分散劳动,主要是拾草积肥。城里杂草不多,老师要求不高。少的,提个淘米箩大小的篮子一小篮;多的,真有同学跑到东门外的田埂上铲杂草,一次一大网兜。

  我家住在一个大院子里,大院嵌着许多小院儿,很多院墙,墙头上杂草丛生,屋上瓦楞间也点缀了杂草。说来好笑,农民拾草是下地,我拾草是上屋。骑在墙头上,一棵草一棵草地揪。父亲看见还挺欣赏,因为墙上清爽了。

  数天后,我向班主任庞老师提出想回农村老家去。她很体谅我,让我回城带个证明,证实我在老家干过农活。本以为马放南山,可以痛快玩一阵子,在公社当干部的母亲坚持我干真活,认为将来不管干什么,要会点农活,“农活会做,什么活都会做。”

  生产队长安排我给女社员送秧把。秧从秧池田里拔出来后,扎成小把,用扁担担着运到大田。这是重体力活,由男社员干。我的任务是将撂在田埂边的秧把,徒手二次运输,放在负责插秧的女社员身边。女社员倒退前进,飞针走线一样插秧,看得人眼花缭乱,眨眼工夫,手里的秧苗就整齐地立在水田里。我要提前将秧把放好,女社员转身就够着。忙时,男社员卸下担子,拎起三五捆秧把,奋力向空中一掷,秧把划着弧线急速下坠,溅起一片水花。女社员就成了大花脸。

  天上有云。麻雀不是水中捞食的主儿,也懒得来瞧插秧的热闹。秧田上空盘旋的多是燕子,还有一两只白鹭。燕子呢喃,突然一抖羽翅,斜刺里冲下来,从尚未栽插的田里衔出一只小虫,一次一次将映着蓝天白云的水面搅碎。女人们在一起总是热闹的,但也有停歇的时候,没有原因,一下子就岑寂了,只留下空中燕子的呢喃。一名女社员打破岑寂,跟她的妯娌说:“新娘子,你娘家人说你好嗓子,你先唱一个,起个头。”女社员都提起精神,一起起哄。新娘子脸红了,忸怩一番,清清嗓子唱起来:“隔耥栽哎……隔耥栽,要我来呀我就来,不叫大家冷了台吆……隔耥栽……栽好秧苗为革命哎……隔耥栽……”有人接唱:“隔耥栽哎……隔耥栽,前面来个黑汉子哎,红毛莛子戳了脚,转来转去想姐挑;俯下身子来挑刺,八幅罗裙莫要撩;撩起罗裙不好看,青布裤子绿上袄;你想与姐成婚配,河里石磙滂一条,老鼠咬煞梅花猫……哎……隔耥栽……”难得的是,她们没有停止做活,插秧的技艺,纯熟到美;虽是脸对着水面歌唱,却清亮激越,将周遭的一切杂音归于无声。我在秧田里来回跋涉,脚踩水下软软的泥土,肥沃的泥从趾缝中溢出,有一种酥酥的感觉。我幸福得快眩晕了。

  回城前两天,我请生产队长打证明,他满口答应,可眼看要启程了,证明还没打来。我问姐姐,她咯咯笑起来:“他不识字!”我想我还是该读点书,将来当个生产队长,至少能打个囫囵证明。

  高中放忙假,要求住乡下。我们学校在离城10里的十里尖大队有一分校,有几间屋,有锅碗瓢盆、铺盖被褥,平日关着,放忙假时派上用场。1977年我们上高一时已恢复高考,但同学们对“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热情似乎比上大学的热情高,学校不便反对,提出一堆“严禁”、“不准”,女生一个组,住村里,男生三个组,都住分校。高中生下乡支农没有老师带队,各组由组长负责,自己管自己。今天人们觉得冒险,当年认为很平常。你照顾不了自己,支什么农?有同学就冲着没老师看,才坚持要来的。

  劳动之外,学习:读报读毛选。劳动和学习之外是否干点别的?那当然。

  副班主任来看望同学们,听人声隐约,却不见人影子。分校后面是条河,三个组的男同学下饺子似的全下在河里,泼泼喇喇,上下翻腾。游泳是被严禁的,因为有生命危险。老师很生气,厉声斥责组长及同学,声称要告知班主任、向校长汇报。一同学走过去,向老师诚恳认错,看着到饭点了,请老师一定在分校吃饭,今天伙食不错,有韭菜炒长鱼。“长鱼?哪来的?”“村里买的,五毛钱一斤。”老师天天买菜,价格跟他掌握的情况一致。时近中午,老师决定吃过饭走。饭后,同学向老师坦陈,长鱼是晚上点火把,带上长鱼夹子,下到田里一条一条夹上来的。他代表三个组全体同学,再次向老师诚恳认错。老师愣住了,半天无语。抓长鱼也在严禁之列,因为毁坏秧苗。老师装模作样又咋呼一气,最后说:“抓长鱼的事就别传啦!”大伙儿鸡啄米似的点头,胸脯拍得红彤彤的做保证。老师回校后有没有找班主任、找校长?你猜吧。

  村口冒出滚滚浓烟,有人家失火!同学们慌忙中还记得带上脸盆、钢精锅,一路狂奔到村口,帮忙灭火。大家排成一队,用接龙的方式将水从河边运到火点,一盆一锅朝屋顶上浇。忙活半天,同学们惊讶地发现,除屋子主人在一边嚎啕外,其他社员都表情木然当看客。农民知道,这种茅草房,掸火就着,没得救。

  事实证明,同学们的努力是徒劳的。

  徒劳的、甚至荒唐的事,我们年轻时做过不少,至今想起,仍不免嗟叹。今天的孩子不会下无用功,而是不枝不蔓,直奔主题。不枝不蔓、直奔主题的文章就是好文章?这个问题,恐怕今天的老师也答不出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文游台
   第04版:特别报道
忙假
买菜与买书
快,是为了慢下来
离人心上秋
高邮报文游台03忙假 2015-10-20 2 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