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水利工程数量多、分布广,既有流域性的,又有区域性、县乡级的,对防洪排涝、输水送水以及农业灌溉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一些单位和个人随意侵占、蚕食河道,违章搭建、扒翻种植等现象屡禁不绝,使我市水工程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为此,水利局从强化宣传、加强巡查、严格执法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源头管控,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灌区管理处、入江水道管理处、三阳河管理处等管理单位多次获得省和扬州市水利部门的表彰。
强化宣传,转变观念,提高水工程管理社会参与度
近年来,水利局充分在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不断加大相关涉水法律法规的宣传,做到与具体案例相结合,与水利建设成果展示相结合。同时,在相关河道重点河段设立固定的宣传牌,悬挂横幅,并用宣传车走村入户进行全方位宣传。入江水道管理处还积极对湖西地区的群众宣传《江苏省湖泊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并公布本单位湖泊管理电话号码,便于群众咨询。
“我们还经常利用各地逢集、文艺演出等机会设置涉水宣传服务台,宣传河湖水质达标、湖区围网养殖、水利工程安全等相关规定,做到‘还政于民’。”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相关管理单位特别注重与水工程周边的城乡居民进行交流沟通,在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讲明管好水利工程的重大意义,并认真听取他们的想法和建议,以获得更广泛的理解和支持。通过长期不断地宣传,社会各界对涉水法律法规逐步入耳、入脑、入心,从而形成了全社会都来保护水利设施和水资源的良好局面。
同时,水利局积极转变观念,转移工作重心,从过去只注重工程建设转变为建管并重,从过去主要对水利行业内在管理转变到对全社会的水事活动管理,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转变到用法律、行政、技术、经济等多种手段管理上来。此外,针对管理力量薄弱、基层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现象,市水利局通过强化管理,充实队伍,并组织开展系列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理论、业务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逐渐解决了基层管理人员“意识不强、本领恐慌”问题。
健全网络,明确职责,建立水工程良性管理运行机制
我市在建和完建的水工程面广量大,水利局在日常管理机构的设置上,除了现有的“一科五处”外,还通过基层水务站等下属机构对相关水工程进行属地管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为充分发挥各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水利局以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为抓手,对各相关工程管理情况进行定期目标考核,并制订一系列奖惩措施。
据了解,近年来,市水利局先后制定了《工程管理巡查制度》《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关于加强水利综合执法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分别对考勤、巡查、受理、立案、考核、奖惩等作出明确规定。与此同时,还分别建立了管理、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会议,分析研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管理、执法的新办法、新措施,把依法治水、依法管水作为评选进行单位、考核选拔干部的重要条件。此外,市水利局下属的入江水道管理处、京杭运河管理处、三阳河管理处、河道管理处和灌区管理处等管理单位还从各自工作实际出发,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章程,每个层次管理单位根据职责分工不同,都有相互督促和提醒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形成了一个上下联动、全面管理的工作机制。
三阳河是南水北调输水走廊,为做好安全管理、档案管理、水质监测、调水运行、维修养护等工作,三阳河管理处对管理人员建立了日常巡查、每月互查、半年检查考核制度;对临时聘用的养护人员按每人4公里落实养护职责,两岸圩堤实行分段管理、分段考核制度,促使管护工作落到实处,不留空白,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工程养护范围和管护责任。与此同时,对相关养护人员实行一年一聘、择优录取,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
为做好境内重点河道管养工作,在市政府的主导下,水利局、财政局、环保局、国土局、交通局、农委、海事处等多个部门单位联动,建立起“河长制”组织体系,并成立了“河长制”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议定事项的落实工作。目前,实行“河长制”管养的15条省属河道总长度为379公里,涉及13个乡镇园区。
为了营造和谐、高效的用水环境,高邮灌区通过实行期灌轮灌制度,科学调配水源,既有效保障了沿运地区农业灌溉用水,又支援了南水北调向北调水,发挥了水利工程的最大效益。为适应水利现代化建设要求,提升水利服务质量,水利局狠抓工程管理单位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进管理单位达标创建工作,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去年底,高邮灌区南关管理所通过了省三级管理单位达标创建考核。
提前介入,强化巡查,抓好苗头管控关键
在抓好工程建设的同时,市水利局把管理督查放在日常工作的首要位置,对隐患较为集中部位做到常检查、早发现、快处理,不断加大整改力度,规范水事秩序。
由于相关河道巡查区域较广,加上人手不足、条件艰苦等,许多一线工作人员不得不采取最原始的人工徒步巡查管理办法。京杭运河西堤高邮段防汛圩堤长44.1公里,共有各类树木16万棵左右,运河管理处工作人员必须定期巡查,一般查到半途时已是午饭时间。由于运河西堤没有人家,工作人员只能吃点自带干粮,遇到下雨天连个躲雨的地方都没有。近年来,运河管理处还完成西堤马棚段损毁护坡修复、界首金墩段护坡新建和临城段獾洞群处理等工作,有效地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淮河入江水道新民滩上共有7个漫水控制闸,由于建设年代久,多为四类闸,带病运行,需要经常巡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处置隐患。湖西庄台漫水闸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没有网络, 20多年来,该闸职工李荣兰一直坚守在一线。遇到汛期,她每天需要蹚过齐膝深的河滩赶到单位上班,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多次受到表彰。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许多河道沿岸被农民占用养殖各种家禽。工作人员发现后及时进行说服教育,动员拆除,恢复原样。还有一些个人和企业非法占用码头经营沙石等,执法人员总在第一时间发现并给予制止,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扩大。每年养虾季节是河道管理处25名巡查人员最忙碌的时候,为了防止养殖户乱搭乱建养殖棚、排放养殖污水,他们有时候一天要对所负责的区域来回跑两三趟,确保责任区内无违法违章现象发生。
严格执法,动真碰硬,依法查处各类侵害河道违法行为
尽管职能部门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相关水利工程进行巡查管理,但仍有一些单位和个人侵占河权河产。对此,职能部门敢于动真碰硬,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查处各类侵占河权河产的违法行为。
在一次在日常巡查过程中,三阳河管理处巡查人员发现在桩号23+180处有扬州北输变电500KV高压线塔基工程在施工,由于塔基位于三阳河二期拓浚工程规划区域内,工作人员当即制止,但遭施工方拒绝。后三阳河管理处又多次向供电公司交涉未果,遂下达了责令停止施工通知书并要求限期拆除。在扬州和我市相关领导的协调下,电力公司向省水利厅申请了占用许可并适当调整了塔基位置才得以继续施工,既保证了该工程顺利实施,又避免了三阳河河岸被非法侵占,为电力部门挽回了数百万元的损失,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
去年10月,湖泊管理处巡查人员在巡查时,发现湖西大圩送桥段(湖泊保护界桩GYH120-GYH121之间)被湖西新区黄圩村发包给村民搞圈圩养殖,便与执法大队多次上门宣传教育、调查取证,并下达了责令停止施工通知书要求限期拆除。在当事人拒不执行的情况下,今年4月16日至21日,市湖泊管理处联合水政执法大队,租赁大型机械4台,对该村外滩300多亩非法圈圩进行强制拆除。拆除过程中,面对户主不配合,群众不理解,甚至进行阻挠的情况下,现场工作人员不厌其烦进行政策宣传和说服教育, 最终得到了户主的理解,历时5天完成强拆工作,共完成土方29700立方米,既树立了湖泊管理单位的形象,又增强了周边群众湖泊管理保护意识。
据统计,今年市水利部门共拆除违章建筑4390平方米,拆除鱼罾鱼簖33处、禽舍圈厕561个,铲除耕翻种植4800平方米。由于依法管理力度加强,措施得力,相关河道沿线违章占用得到了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