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鲜记”大闸蟹的“鲜事”
  □胡行球 殷朝刚

  进入冬季,早已过了螃蟹大量上市的季节,但记者还是要去位于高邮湖畔的“王鲜记”高邮湖大闸蟹养殖基地去看一看。在今年螃蟹市场销售普遍叫“难”的情况下,“王鲜记”大闸蟹却卖得一只不剩,个中秘诀“鲜”在哪里?

  情依高邮湖 打造“王鲜记”

  穿过菱塘镇区向高邮湖畔方向行驶,几分钟后,就进入“王鲜记”高邮湖大闸蟹养殖基地。一眼望去,养殖基地与高邮湖仅一堤之隔,波光粼粼的蟹塘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折射出道道银光。“王鲜记”的当家人王俊自豪地介绍说,高邮湖属于浅水型湖泊,水域宽阔,水质清透,是各种鱼类和大闸蟹生长的最佳水体。他指着一大片蟹塘说,为了让3000多亩大闸蟹养殖精品园的水质达到高邮湖水自然状态,基地已投入近300万元,建设了一套水循环系统,使养殖基地的蟹塘同高邮湖水系相通,以保持蟹塘同高邮湖同样的水质,这样养殖的大闸蟹与湖蟹基本没有区别,生长出来的大闸蟹也只只“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而且“膏红肉鲜味甜”。

  王俊出生于“跑鲜”世家。5年前,做了20多年水产生意的王俊和妻子从扬州城搬到高邮湖畔的菱塘,开始琢磨起“王鲜记”大闸蟹的养殖。他说,养好大闸蟹并非易事,优质蟹苗、养殖管理、水质环境等缺一不可。为此,“王鲜记”在如东入海口建起了蟹苗繁育基地,选用半斤以上的公蟹和三两五以上的母蟹,培育出优质蟹苗。在养殖上,他们以海鱼为饲料进行喂养。同时,摒弃传统的高密度养殖方法,使大闸蟹养殖回归天然,产量虽然低一点,但品质得到了较大提升。

  养殖基地的员工告诉记者,王俊对养螃蟹非常痴迷,从蟹苗入塘,他便起早带晚忙巡塘。看到螃蟹趴在水草上,他就知道螃蟹不舒服;螃蟹每次脱壳都要在水草上完成,他就提醒员工尽量减少水中作业的频率,为大闸蟹创造一个安静的脱壳环境。螃蟹在运输途中极易发生碰撞,影响卖相。王俊琢磨了一段时间后,想出了一个“妙招”:他要求员工在装运螃蟹时,在螃蟹间垫上一层水草,这样一来,既减少了碰撞,又让“王鲜记”大闸蟹多了一个认证“标签”——螃蟹产自高邮湖,而且有高邮湖的水草相随。

  玩转新媒体 螃蟹论只卖

  “王鲜记”大闸蟹产自秀美生态高邮湖,因天然有机、绿色安全、膏满肉厚而享誉市场。在今年螃蟹市场销售普遍叫“难”的情况下,“王鲜记”30万斤大闸蟹却销售一空,而且是所有螃蟹都论只卖,每只卖到70元左右。王俊在介绍“营销秘诀”时说,新媒体让“王鲜记”大闸蟹销售如虎添翼。据介绍,近几年,王俊先后在扬州、淮安、四川成都等地开设了10多家“王鲜记高邮湖大闸蟹专卖店”,并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淘宝等新媒体平台推介销售“王鲜记”大闸蟹。同时,“王鲜记”还成功入驻天猫、京东、淘宝、工行融E购等电商平台,并与北京乐视、乐生活携手合作,让“王鲜记”大闸蟹通过网络爬上消费者的餐桌。据了解,今年“王鲜记”30万斤大闸蟹通过网络销售的就超过70%以上,而且只只卖出好价钱。王俊说,“王鲜记”大闸蟹入驻电商平台,与阳澄湖大闸蟹同台竞技、同品竞价,让消费者充分认识到高邮湖大闸蟹不比阳澄湖大闸蟹的品质差、价格低,体现出一种“高邮自信”。

  螃蟹作为一种特种水产品,市场喜欢的就是一个“鲜”。为了让客户在第一时间品尝到鲜美的高邮湖大闸蟹。“王鲜记”提出了扬州城区“1小时送上餐桌”的承诺,只要客户一个热线电话,1小时内,鲜美的大闸蟹就会送到市民的餐桌上,生意非常火爆。

  王俊感慨地说,新媒体、电商销售魅力无限,市场广阔,而且成本低、辐射广,有助于迅速拓展市场,更有利于品牌化效应的形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版
   第06版:史海钩沉
   第07版:文游台
   第08版:专版
“王鲜记”大闸蟹的“鲜事”
江苏银行扬州分行招聘启事
脊髓灰质炎预防控制知识问答
高邮报特别报道03“王鲜记”大闸蟹的“鲜事” 2014-12-30 2 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