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谈业务偶遇“自家电池”
去年12月25日,江苏华富储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员王宏(化名)在山东青岛一家太阳能科技公司洽谈业务时,发现该公司车间内摆放着几百只“华富电池”,但这些电池却与自家公司生产的产品有明显差异。
“这些电池应该都是假冒产品。”12月30日,江苏华富储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前往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报案。
接到报案后,民警立即兵分两路展开调查工作。一路人马远赴青岛调查假冒“华富电池”的货源信息,从中排查供货商作案轨迹;另一路人马则全面查找可能生产销售假冒电池的窝点。随后,民警了解到,出现在青岛的那批假冒“华富电池”是由张某销售的。而张某的“货源”又是来自何处?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张某是从杨某手中购买的假冒电池,而杨某是我市一家光伏配件厂的销售人员。”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副大队长孙玉来告诉记者,经过深入走访调查,江都和高邮的两家企业进入了警方的侦查视线,两家企业的负责人分别为孙某、葛某。至此,一张跨省制售假冒蓄电池的犯罪网络渐渐浮出水面,民警迅速围绕两家企业展开调查。
摸清犯罪网络抓获9名涉案人员
经过秘密侦查和蹲点守候,警方摸清了这一制售假冒品牌蓄电池的犯罪网络。今年4月22日下午,我市警方组织40余名警力,在市质监、工商等部门的协助下统一展开收网行动,成功捣毁4处制售假冒注册蓄电池商标窝点,抓获葛某、孙某等9名涉案人员。
经查,葛某、孙某分别于1995年和2013年在江都邵伯镇和我市成立了一家电瓶厂和一家光伏配件厂,邵伯的电瓶厂负责生产蓄电池、地埋箱,随后将产品发至高邮的光伏配件厂进行发货前的外包装,再由杨某等人负责通过互联网进行对外销售,最终通过物流将货物发给客户。
去年12月,葛某的光伏配件厂在未取得“华富”牌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通过在蓄电池表面印刷“华富”牌注册商标、改变电池容量标牌的方式,生产大量假冒“华富”牌太阳能蓄电池,并由杨某通过网络销售给犯罪嫌疑人张某。张某在购买假电池后,又借用青岛一家公司的资质,参与青岛某市政府路灯维护招标工程并成功中标,将该批假冒注册商标产品用于该市市政工程,总价款十万余元。
日前,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被市人民法院判处刑罚和罚金。 德克 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