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5月14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雨”中不变的守候
  □夏林锋 吴佳佳 杨晓莉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然而,我市南海社区居民郭安勇在妻子突发重症后,始终不离不弃。他不惜倾家荡产,带着妻子四处求医以挽救妻子的生命。他放弃工作,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生病的妻子,用真情从死神手里夺回妻子,用爱支撑起了濒临破碎的家。

  小康之家遭遇致命打击

  今年42岁的郭安勇和39岁的郭重兰都是开发区马棚人,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从小学到初中,他们又是同班同学,感情非常好。初中毕业后,两人都没有继续上学,在家人的撮合下,两人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

  1998年,郭安勇和郭重兰喜结连理;婚后第二年,女儿出生了。为了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夫妻两人商量后,郭安勇选择了外出打工,郭重兰则在家照顾孩子和公婆。虽然夫妻分居两地,但两人感情非常好,一家子生活得其乐融融,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

  2005年,考虑到孩子要上学,夫妻俩拿出积蓄,在南海二区购买了一套二手房。买了房,安了家,郭安勇决定不再外出打工,好好陪陪妻子和孩子,靠着油漆工手艺,郭安勇每月也能挣到三四千元。平时没活时,他便开着三轮车帮忙送货,挣点外快补贴家用。孩子上学后,郭重兰进了一家服装厂打工,每月工资也有3000多元。一家三口过得幸福美满。

  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灾难正悄悄地靠近这一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2013年年初,郭重兰身感不适,偶尔会出现呕吐现象,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知是胃病。几盒胃药吃完后,她的呕吐症状不见好转反而加重,郭安勇便带着妻子到扬州去检查,医生告知是胃溃疡。回家后,妻子按照医生的指示吃了几天药,情况稍有好转,夫妻俩也就没有将病再放在心上。

  然而,没过几天,郭重兰又开始呕吐不止,情况比之前更加严重,吃什么吐什么,甚至连喝口水都吐。心里不安的郭安勇便带着妻子到南京某医院检查,并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脑部CT。通过CT检查,医生发现郭重兰脑部有肿瘤,呕吐不止就是因为肿瘤造成的。经诊断,郭重兰脑部的肿瘤虽是良性的,但因位置紧靠神经,不易取出,手术成功率不高,但如果不手术,她最多只有2个多月的生命。“听了医生的话后,当场就蒙了,跌坐在地上,她知道后便嚎啕大哭起来,我的眼泪也是止不住地往下流。万万没有想到会患上这么严重的病。”检查结果无疑给了郭安勇夫妻俩当头一棒,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郭安勇至今仍心有余悸。

  四处求医挽留妻子生命

  突发的病情没留时间让他们悲伤,郭安勇擦干眼泪,立即为妻子办理了住院手续,并打电话通知亲朋,请求他们给予帮助。

  第二天,当家人纷纷赶到南京时,医生正在为郭重兰做进一步的细致检查。这一检查情况更糟糕,如果实施手术,没有一点点的把握。医生拒绝为郭重兰动手术,并委婉地劝说郭安勇回家保守治疗,做好心理准备。

  好好的妻子一患病便被医生判了死刑,郭安勇接受不了这个事实。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为了妻子,郭安勇3次跪倒在医生的面前,请求医生救救自己的妻子。“当时实在没有办法了,唯一能做的只有不断地求医生。”郭安勇说,医生虽被他的举动所打动,但仍无奈地告诉他,以他们目前的医疗水平,做这个手术,妻子很有可能都下不了手术台。见他们不放弃,其中一位医生建议他到上海、北京知名的医院去试试,或许有一线希望。

  听从医生的建议,郭安勇申请了120救护车,将妻子从南京接回到高邮中医院,接受保守治疗。此时,郭重兰已经不能饮食,每天靠挂营养液维持生命。

  安顿好妻子后,郭安勇立即带着妻子的病历和脑部CT赶到北京,排队、挂号、咨询。“当时北京医院的一位知名专家给出的答案是,可以开刀,医疗费至少60万,成功率不保证。”郭安勇说,当听到可以开刀,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从北京回到高邮后,他又急忙赶到上海华山医院,医生给出的答案是,越快开刀效果越好,医疗费25万左右,成功率50%。医生的这番话让郭安勇看到了一些希望,因为医院每天只能挂一个专家号,为了听到更多专家的意见,他连续一个星期,往返上海、高邮,4次来到华山医院,分别挂了4位不同专家的号,向他们咨询,4位专家给出的回答基本一致,这也增加了郭安勇为妻子继续治疗的信心和决心。

  在高邮中医院住了9天院后,郭重兰住进了上海华山医院。住院后第三天,郭重兰被推进手术室,第一次手术做了8个多小时,郭安勇一直守在手术门外,不肯离开,饭也不吃,家人劝说也没用。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郭重兰又先后做了4次小手术,郭安勇一直陪在妻子的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她。

  或许是郭安勇的爱心感动了上苍,原本只有50%成功率的手术效果非常好,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后,去年5月的一天,郭重兰出院回家了。

  无微不至照顾愿妻康复

  日前,记者来到郭安勇位于南海二区的家,他刚喂完妻子午饭,正在打扫家里的卫生,郭重兰则躺在床上休息。

  记者了解到,郭重兰父母去世早,郭安勇的父亲年事已高,母亲也去世多年,而他们的女儿今年才16岁,正在上初中。自从郭重兰患病后,郭安勇放下了手中的工作,专职在家照顾妻子。

  手术后的郭重兰因脑部受了创伤,不能独立行走,智力也下降了许多,生活不能自理,而是越来越沉默,不愿与人交流,女儿和她讲话也不愿理睬,每天都睡在床上,不愿起来。郭安勇认为妻子是一时接受不了,将自己封闭了起来,为了鼓励妻子,燃起她对生活的信心,提高她的智力,每天郭安勇除了洗衣、做饭,照料妻子外,一有时间就将妻子拉起来,坐在床上和她打牌,读报给她听,拿出以前拍摄的照片给她看,陪她一起看电视。“妻子生病后,女儿也比以前懂事了许多,放学回来会主动帮我做家务,也经常和她妈妈讲话。以前一句话不说的妻子有时候被我们父女俩说烦后,偶尔也会吐出一些烦、走开之类的话语。”郭安勇笑着说,在他看来,虽然妻子言语极少,但至少开口说话了,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只要天气晴好,走进南海二区,便会看见一位瘦小的男人推着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女人在小区里闲逛,他们便是郭安勇和郭重兰。郭安勇原本就很瘦小,妻子这一病,不足1.7米的他体重下降到110多斤。尽管如此,由于担心妻子长期睡在床上生褥疮,只要不刮大风、不下雨,家在4楼的郭勇安都会抱着妻子下楼散散步、晒晒太阳。小区内,许多年岁大的老人都夸赞说:“这小伙子好,对老婆有情有意,这年头做到他这样还真不容易。”提到郭安勇,熟悉他的人也无一人不夸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郭重兰患病前后共花去了30多万元医疗费,因为没有医疗保险,所有费用全部都是自费,而且现在每月还要1000多元的药物控制病情。30多万元,这对于一个只算上小康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字。郭安勇告诉记者,为了给妻子治病,家里的积蓄全部花完了,还借了亲戚朋友一部分,自己目前也不能工作,偶尔趁妻子睡着后开着三轮帮忙送些短途的货物,收入微薄。

  尽管如此,郭安勇并不后悔,他告诉记者,妻子患病后,身边的很多人,亲朋好友、左右邻居都劝说他放弃,特别是从南京回来后,哥哥嫂嫂劝过,甚至妻子的哥嫂也说过,孩子还在上学,最后如果人财两空,得不偿失。“妻子并没有患上绝症,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她治疗,能留住妻子的性命,让这个家完整,花再多的钱都是值得的,钱没了可以挣。”郭安勇说。

  郭安勇告诉记者,社会上有很多人在帮助他们一家,得知他家情况后,社区主任主动将他家列入低保,社区民警徐翠岚和尹子川也经常来嘘寒问暖,市慈善总会送来慰问金……有着大家的关心,他对未来的生活仍充满着希望。“医生说妻子恢复期要三年时间,当年她嫁给我,为我生儿育女,现在生病了,我待她好,给她治病、照顾她都是应该的。我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妻子恢复健康,等她生活能自理后,我便好好工作,努力挣钱养家。”郭安勇,用最质朴的话道出了“家”的含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身心健康
   第07版:文游台
   第08版:专版
“风雨”中不变的守候
科学补碘保护智力正常发育
高邮报特别报道05“风雨”中不变的守候 2014-05-14 2 2014年05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