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中心组第八次集中学习观看了电教片《杨善洲》。杨善洲同志一生忠于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崇高的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草鞋书记”“泥腿书记”“粮食书记”“种树书记”等一个个特殊称谓,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他的深厚感情。从当地委书记到上山种树,杨善洲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尽心尽力为老百姓干实事、办好事,淡泊名利、两袖清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让人们领略到人民公仆的精神境界。
杨善洲认为,草帽比官帽贵重,因为他深知为政之道以民为本。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一往无前;只有坚持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财富观,才能抵御各种诱惑,保持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
杨善洲认为,锄头比说话实在,因为他深知以身作则的号召力胜过任何形式的宣传动员。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要发展、事业要兴旺,必须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其中。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出样子看。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是动员组织群众的最好方式。
杨善洲认为,奉献比索取快乐,因为他深知只有党员干部勇于奉献,才能成就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奉献与索取是人生无法回避的问题。在这一问题面前作何种选择,是检验一个人思想境界高低的试金石。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应体现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上,体现在为党和人民作贡献上。这既是一种奉献也是一份收获、一种快乐。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印记和历史使命。今天,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但在这过程中,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任何时候都不能变。不能因为交通发达了,离群众就远了;生活条件好了,对群众感情就淡了;通信方便了,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传统就丢了。身处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的党员干部,只有像杨善洲那样,不断追求,实现人生价值,才能永葆革命青春,才能经得起任何风浪考验。
曾经山秃水枯的大凉山,如今已是树木郁郁葱葱,溪流四季不断。这是杨善洲一生为民的真实写照。“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让我们把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对杨善洲同志的崇敬之情转化为整改“四风”和为民服务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