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侧记
~~~——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侧记
~~~——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侧记
2014年03月31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是一年春来到 农业风光无限好
——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侧记
  □ 夏林峰 王道

  三月,草长莺飞,春风拂面,生机盎然。28日上午,参加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的领导和嘉宾先后前往我市卸甲镇、甘垛镇、界首镇等地,实地观摩我市春季农业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一路上,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广袤的绿色田野、喜人的麦苗长势、先进的农技服务都让观摩人员赞叹不已,大家纷纷感慨:“又是一年春来到,高邮农业生产的风光无限好!”“一路走来,高邮的农业发展令人耳目一新,很有特色!”

  阔步行进在农业现代化的大道上

  八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于2010年3月,是扬州市农业农村工作亮点工程和我市农业重点特色产业园,今年3月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与会人员参观的第一站。

  迈步走在八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干净整洁的园区环境、整齐排布的蔬果大棚、穿梭不息的当地农户引得观摩人员不停赞叹,许多人还纷纷拿出相机、手机拍下这些现代农业生产的场景。

  “八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约1.8万亩,累计已投入资金1.2亿元,实施高效农业项目23个,建成高效农业面积6103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4600亩,初步形成了花木种植、蔬果种植、种养综合等三个特色板块。”观摩中,市农委党组书记吴华向观摩人员介绍着园区的基本情况。

  “这草莓长得真是不错,看着就想摘几个下来尝一尝。”“园区很棒,许多现代农业项目很有潜力,有的完全可以作为观光农业。”在园区里的一个草莓大棚处,不少观摩人员一边驻足休憩,一边交流着参观的感觉。

  “近年来,我市把现代农业建设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四化同步’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了以高邮鸭、扬州鹅、罗氏沼虾、有机稻米、有机瓜果蔬菜等为主的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龙头企业,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先进县市,创成高邮鸭产业园、八桥现代农业产业园两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农产品‘三品’品牌275个,‘三品’基地占比高达93.3%。”听完讲解员的介绍,许多观摩人员都不住点头。

  一位观摩人员说:“我感觉高邮的生态环境优良,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基础条件很好,高邮正阔步行进在农业现代化的大道上!”

  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卓有成效

  离开八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与会人员乘车前往甘垛镇横泾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现场。

  2010年,我市被农业部列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工作试点县市。自开展试点工作以来,我市将其作为推动农村改革创新、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抓手,稳妥有序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年底确权登记发证率可望实现应登记村全覆盖的目标。

  “目前,全村1204个承包户都领到了与承包地块、面积、合同相一致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在横泾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现场,甘垛镇镇长薛斌指着展示台上的“红本子”向大家介绍道,2012年7月,横泾村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经过宣传发动、入户调查、实地测绘、登记发证等工作,至去年10月基本完成登记发证任务。

  “你们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如何准确把握农户承包地块面积,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不受损害?”“我们委托市测绘院对承包地进行定位测绘,准确把握每个农户承包地块的面积及空间位置。”薛斌介绍说,随后,再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汇总表及农户承包地块鱼鳞图,以各组为单位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得知横泾村在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全村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已达4300亩时,许多观摩人员都赞同地说:“就是要继续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好地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

  “万亩示范片?了不得!”

  “瞧,小麦上方飞的是什么?”

  “是飞行器?做什么用的?”

  在界首镇小麦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片观摩现场,许多观摩人员一下车便被麦田上空盘旋的“新鲜玩意”勾住了目光,并迫不及待地发出疑问。“这是农用无人飞行器,正在给麦田喷洒药水。”当地农技人员回答道。

  “先进!想不到还能这么弄,科技的力量真大!”观摩人员纷纷竖起了大拇指,感慨着科技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能量。

  界首镇小麦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片位于界首镇六安村和老人桥村,面积1.1万亩,目标单产500公斤以上,力争550公斤,主推品种苏麦188、宁麦13。该示范片全面推进稻草全量高效还田、机械匀播、测土配方施肥、播后及冬季镇压、清理内外三沟、病虫草害综防等多种精细化耕作方式,配备了3个专业服务组织,每500亩配备1个专业服务队。

  “今年预计亩成穗达35万左右,足穗有基础,大穗有保障,可望超额完成创建产量目标!”观摩人员一边听着农技人员的介绍,了解示范片的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一边细心察看田里的麦穗,大家赞叹地说:“万亩示范片,真是了不得!”

  界首镇水稻常年种植面积3.5万亩,机插秧是该镇主要的稻作方式,也是我市机插秧推广应用比例最大的乡镇。“我们坚持按照水稻高产增效创建技术专家组制定的规程规范操作,实行定人、定岗、定任务、定职责,确保培育出适期适龄壮秧。”在界首镇水稻机插商品化集中育供秧观摩现场,界首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郭登华向观摩人员介绍说,今年,界首镇全面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育秧水平,改单纯营养土育秧为营养土、基质育秧,改人工播种为机械播种,改软盘育秧为软盘、硬盘育秧,改人工盖土为铺土机盖土。“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育秧效率,也提高了秧苗质量,值得学习推广。”我市水稻机插商品化集中育供秧的做法赢得了观摩人员的一致好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特别报道
又是一年春来到 农业风光无限好
真情服务换来掌声一片
公示
高邮报特别报道04又是一年春来到 农业风光无限好 2014-03-31 2 2014年03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