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镇围绕“一心谋发展,二业求突破,三区促提升,四仗获全胜”的战略目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原则,按照城镇化建设的各项指标要求,做到规划先行、建管并举、项目带动、制度保障,城建工程强势推进、环境整治深入实施、经济建设加快发展,小城镇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人居环境日益改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镇化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2014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加速之年,也是我镇强推重点中心镇建设,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关键之年。今年,我镇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围绕“建强重点中心镇,打造邮城副中心”的目标定位,不断增强发展活力,着力壮大综合实力,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建设。
以中心镇为核心,建管并举激活力
突出龙头,优化布局提品位。实施“南工北农、西市东城”的发展战略,以集镇主镇区为核心,规划建设镇东农民集中居住区,镇区光明路、文汇路、福安路商业圈,加快推进镇南工业园区、镇北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完善集镇控制性详规,合理布局学校、医院、文化中心、群众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拉开框架,拓展规模,完善功能,使主镇区人口增加到3.5万人,建成区面积拓展到8平方公里。
加大投入,拉开框架夯基础。全力推进2014年城建“十大工程”,加快农贸市场、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中心小学、交警中队迁建,消防中队新建,1号河东段、通宝河、三号河、宝鼎河景观带打造,光明路东段综合改造,后街后巷道路改造和亮化提升,光明桥至老二街古镇综合改造,结合“五改三”航道升级推进北澄子河集镇驳岸和敬老院南侧通道工程建设,实施福安路建材一条街、宏厦商务综合体、亚泽科研大楼等工程建设,拓展集镇建设空间,展示集镇对外形象。
坚持不懈,长效管理树形象。坚持建管并举,疏堵结合,以专业化的水准,进一步整合和发挥城管、环卫、社区的管理职能和力量,加大人员配备、装备配置、经费配给,突出重点,重拳出击“脏乱差”,全力打造“畅洁美”,实现街巷整洁、河道清洁、镇区保洁的要求,努力将我镇打造成为“经济更发展、民生更幸福、社会更和谐、生活更安康、环境更优美”的小康新镇。
以经济发展为支撑,壮大产业强实力
集聚优势,错位发展四大产业。坚持多元化联动发展,引导规上企业走“高大强”、小微企业走“精专特”的发展路径。做精做优消防器材特色产业,以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项目建设为核心,拓展消防器材高端研发范围,引进消防箱、消防栓、消防泵等特色消防装备制造项目,擦亮“消防之乡”金字招牌。做大做强精密铸造产业,以扬州金海“短流程”铸造项目运行为抓手,通过抓龙头、上规模,用力拉长加粗铸造产业规模,创建“短流程”铸造特色产业园,2014年开票销售突破2亿元。做稳做活服装轻纺传统产业,加大企业创牌力度,加快从贴牌加工到自主品牌转变,加大对人员较少、效益不高、档次偏低的作坊式企业监管,力争淘汰一批、转行一批,强化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监管,保护职工权益,保障行业稳定。做好做实农副产品加工富民产业,发挥立华畜禽、五谷米业、金土地种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在禽蛋、水产品、有机稻米、稻麦良种等深度加工和精致包装上有突破,提高以工促农效果。
打牢基础,大力实施“三农”工程。打造好一个柳南高效农业示范园;创建两家扬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好万亩良种繁育、万亩机插秧、万亩超高产种植三个万亩示范方建设;建好少游罗氏沼虾精品园、永顺特水养殖、三千亩水产养殖、戚五水产出口四大水产基地;推进植树造林、河塘整治、科技入户、农民持证教育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大工程。
彰显特色,全力打造三条特色街。高起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调整现代服务业布局。鼓励有条件、有经验、有实力的经营者经销品牌、名牌商品,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档次、激活市场、形成特色。积极打造福安路建材一条街,文汇东路服装、鞋帽、日杂一条街,光明路餐饮、商贸一条街,致力提升三垛商贸流通业的整体品位。
以环境提升为保障,做优生态显魅力
坚持“三集中”原则和节约集约用地,以规划为龙头,以集镇为重点,以生态为保障,以环境为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统筹发展,让集镇融入城市化格局,让农村融入小城镇布局。巩固提升国家生态镇和省级卫生镇创建成果,集镇要做到道路铺绿、小区植绿、巷道补绿、门前摆绿、隔墙透绿。农村要坚持以村部和便民服务中心为依托,以河塘保洁为载体,以景点打造为抓手,以“星级康居村庄”为阵地,以土地整理“专项拆旧”和增减挂钩为主攻,以各家各户为细胞,以“五位一体”长效保洁为保障,在强势推进植树造林、村庄环境长效管护上下大力气,重点推广种植花木景观林、林果经济林。部门单位要着力在“门前五包”上谋实做足文章。企业要坚持做到节能减排,节本降耗,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绿化建设投入力度,形成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发展格局。在全镇上下掀起生态环境进社区、进村庄、进农户、进企业、进部门的新热潮,打造生态型农村、环保型工厂、花园型小区,全面提升建设品质、环境品质、人文品质和生活品质,全力争创江苏省园林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