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1月7日在政协高邮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倪文才
2014年01月08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高邮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4年1月7日在政协高邮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倪文才
  各位委员、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政协高邮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应邀列席会议的领导和同志们提出意见和建议。 

  2013年工作回顾 

  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以来,我们在中共高邮市委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市委十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服务于“在沿河地区率先崛起”的目标定位,依靠全体委员,团结各界人士,在推动科学发展上献计献策,在开展民主监督上尽职尽责,在促进团结和谐上聚智聚力,为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围绕中心、促进发展,服务大局成效显著

  事关全局的整体工作全面协商。2012年底,市政协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关注人民群众热点问题,通过走访了解、专委会调研、委员活动等形式,广泛听取相关部门、全体委员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经常委会议协商确定了2013年22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常委会议、主席会议、视察议题。二次会议期间,组织委员分8个协商讨论小组,围绕全市工作总体部署,就坚持大项目带动工业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改善民生事业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153条。市委、市政府领导亲临会议,虚怀纳谏,共商大计,收到了较好效果。一年来,共收到立案提案210件,形成调研报告35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68条。 

  事关发展的重点问题精心调研。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推进跨越发展和在沿河地区率先崛起的重大决策部署,市政协对此持续关注、不懈推动。围绕提升重大项目的质量和效益这一课题,市政协成立6个专题调研组,分别由6位主席、副主席带队,分赴全市“三大园区”和各乡镇进行专题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形成调研报告,与十二届六次常委会议协商时梳理归纳形成的意见和建议一并报市委、市政府,受到重视和肯定。为策应我市乡镇区划调整,推进中心镇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市政协召开十二届五次常委会议进行专题协商,提出以规划编制为龙头,引领中心镇有序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壮大中心镇经济实力;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中心镇服务功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中心镇发展后劲;创新管理机制体制,激发中心镇发展活力;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中心镇管理水平,为乡镇区划调整工作顺利实施以及中心镇发展质态提升贡献才智。 

  事关基层的惠民实事务实推动。市政协把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基层工作的难点和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十二届七次、九次、十二次主席会议分别就规范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协商,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引导农村小贷公司准确定位、规范运作、开拓创新,持续推动全市农村信贷市场的繁荣;优化基层医疗布点与人员配置,健全补偿机制,开展对口支援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规范运行秩序,提高集约化经营程度和产品市场占有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按照市委统一分工,市政协全体主席深入所驻乡镇、企业联系点,掌握情况,了解动态,与乡镇党委、政府交换意见,与企业负责人沟通思想,与镇村群众增进了解,及时协商化解矛盾,有力促进了联系点上的工作。 

  二、关注民情、致力和谐,民生工作深入推进

  惠民生从关注热点入手。一年来,市政协共编发《社情民意》11期,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了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较好的发挥了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作用。城建“双十”工程建设和“1号文件”是全市上下聚焦的热点,去年5月份,市政协以“为改善民生建言献策”为主题,在政协网站发布城建“双十”工程建设和“1号文件”详情,要求全体委员就此开展“委员活动周”活动,期间收集了一批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筛选整理编发了《社情民意》专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此作出重要批示,责成市优办、监察局定期召开会议,对涉及17个部门的办理工作进行督查,推动社情民意反映的一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十二届六次主席会议从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就业质量方面开展协商,提出整合培训资源、鼓励自主创业、加强宣传引导等方面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采纳,把民生工作落到实处。 

  察民情把强化监督抓实。二次会议以来,市政协共收到委员提案220件,立案210件,其中一半以上属于民生类的提案。为使提案所反映民情工作的建议得到切实转化,市政协确定了五件重点提案,并采取主席督办、市领导领办、专委会协同办以及现场办案、“回头看”等活动,加大督办力度,以点带面,扎实有效推动整个办理工作。同时,选择一些与人民群众利益紧密联系的提案,作为20个委员活动小组的重要提案,进行跟踪督办。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进和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提案反映的城市管理、社会事业、生态环境、教育医疗、就业创业等一大批民生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为推动民生的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暖民心以服务群众为先。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深入所联系乡镇、村及社区,深入实地调研、慰问困难群众,与乡、村、组基层干部党员、农户共同分析村情特点和优势,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等方面问题。政协委员特别是企业委员,积极为困难群众献爱心,工商联组委员热心公益慈善、勇做光彩事业,去年各项捐款累计达60多万元,西片组委员赴菱塘乡和送桥镇敬老院,送去6000多元的健身器材和慰问品。郝辉定委员在扬州地区开展“格桑花募捐活动”,为青海贫困残疾儿童捐献衣物,每年两次组织人员赴青海将物资发放到困难家庭中,体现了政协委员的社会责任感。 

  三、把握特点、着眼创新,履职水平不断提升

  分层次拓展协商议政领域。在协商内容上,注重结合我市发展实际,抓住带动性强、关联度大、意义深远的重要课题开展协商建言活动。在协商形式上,注重搭建全会协商、常委会协商、主席会议协商、专题会议协商等平台,构筑多层次协商议政格局,二次会议认真组织大会发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去年共举行常委会议5次、主席会议7次、专题协商会15次。此外,市政协举办推进高邮在沿河新一轮发展中率先崛起主题论坛。论坛共形成调研文章35篇,其中10篇分别围绕重大项目、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现代农业、财源建设等进行交流发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部分市委常委、副市长及17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论坛,市委主要领导在讲话中对论坛论文进行点评,充分肯定论坛成果,要求相关部门认真吸纳政协委员的建言,积极运用到工作中,将之转化为发展成果。 

  高起点创新参政议政平台。常委会议是大会闭幕期间政协履职的重要平台,创新常委会议调研和协商的形式,可以有力增强参政议政的实效。十二届七次常委会议议题是“关于加快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不断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品位”,会前经主席会议商定,全体常委分六个调研组,围绕中心议题,分别从古镇保护性开发、与外地比较看怎样做好我市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开发、彰显高邮古城的文化特色、做活水文章、修复汪曾祺故居、城北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开展调研,形成六份调研报告,在常委会上交流协商,所提意见和建议极具可操作性,得到相关部门的赞同,市委、市政府领导要求认真梳理建议,切实做好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工作,加快高邮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步伐。 

  多形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在抓好提案和社情民意两项工作的同时,利用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专题视察等形式,进一步强化民主监督职能。十二届八次常委会议专题听取全市党风廉政和机关作风建设情况的通报;十二届八次主席会议听取检察院关于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情况的通报,并提出六个方面的建议;全年对道路新交规实施、城建重点工程建设、农村建筑市场监管等工作进行了专题视察,通过与有关部门面对面协商,促进了一批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随着部门接受民主监督意识的不断增强,市政协注重选派政治素质好、熟悉相关部门工作的委员,接受有关部门邀请成为特邀监督员,在民主评议中,委员们努力做到不造声势真评议、不走过场求实效、与人为善建诤言,力助被监督评议部门提高效率、改进工作。 

  四、增进共识、凝聚力量,民主氛围日益浓厚

  聚智聚力不断营造民主和谐环境。以政协例会为平台、调研视察为载体、小组活动为纽带,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履职环境。坚持定期走访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制度,征求意见建议,主动交友联谊。安排民主党派、工商联成员在政协例会上发表意见,认真督办民主党派、工商联提案,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在政协中的骨干作用。与市委统战部联合举办各界人士中秋电影招待会,巩固社会各界人士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为我市在沿河地区率先崛起凝聚力量。 

  联络联谊不断丰富对外交往渠道。各专委会做好与对口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的工作交流,帮助部门改进工作,实现科学民主决策。联谊会组织会员开展视察、重阳节联谊和集体祝寿等活动,丰富会员的生活。市政协视察民族宗教工作,注重与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经常性联系,较好地发挥了民族宗教界委员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与省内外兄弟县、市政协的联络联谊交流,学习和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拓宽了政协工作的视野。 

  尽心尽责不断发挥文史社会功能。协助做好江苏省诗词之乡创建工作,我市成功创建成江苏省诗词之乡,开展诗词“六进”活动,组织诗词学会会员深入机关、学校、企业、社区、景区、乡村采风和辅导,推动我市诗词创作。全年共出版《高邮诗词》四期,多篇作品在省市诗刊发表。收集整理1949-2012年,133位高邮诗人的1000多首诗词作品,完成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高邮中华诗词集成(1949-2012)》的编辑工作。文史工作充分发挥了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传承历史、启迪未来的社会功能。 

  五、健全机制、夯实基础,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规范程序,健全工作制度。以深入开展干部能力作风建设活动为契机,根据《政协章程》,对政协已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补充。改进和完善学习制度,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组织小组活动集中学习与委员分散学习相结合,寄送学习资料与政协领导走访宣讲相结合的方式,对委员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坚持走访联系委员制度,全体主席定期走访挂钩联系的委员,全面了解委员学习工作履职情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增强他们作为政协委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坚持考核管理制度,依据委员履职考核办法,对委员履职情况记录在册,作为评先评优以及进退政协的重要依据,切实做到政协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提升水平,夯实基层基础。重视发挥专委会在政协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配好工作班子,优化人员结构,增强专委会工作活力。各专委会围绕常委会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专长,认真组织各项活动,成为市政协重点课题调研、开展民主监督、经常性议政建言、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力量。注重探索人民政协工作向乡镇延伸的实效性,乡镇区划调整后,全市12个乡镇均设立政协工作委员会,实现了乡镇政协组织全部覆盖。我们及时对乡镇政协工委主任进行了业务培训,加强对乡镇政协工委工作的指导,邀请乡镇政协工委主任列席市政协常委会议和相关活动,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全市面上工作的情况,知晓市政协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 

  增强实效,转变机关作风。高度关注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大力弘扬勤政敬业之风、求实创新之风、团结和谐之风、公正廉洁之风,使广大委员和机关干部作风得到了进一步改进。政协机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扬州市委、高邮市委有关文件精神,严格对照各项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落实岗位责任等管理制度,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做到真抓实干,使创先争优内化为职业品质,外化为工作动力。同时加强机关信息化建设,规范机关服务管理,展示了政协机关作风正、工作实的良好形象。 

  各位委员,过去一年市政协工作取得的成绩,是中共高邮市委加强领导,市人大、市政府大力支持和党政各部门密切配合,全体政协委员,工商联,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十二届政协常委会,向所有重视、关心、支持和参与政协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政协小组优势与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委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调研和视察深入实际不够,提案和建言质量需要提高等等。真诚希望广大委员提出意见建议,帮助我们改进工作。 

  2014年工作意见 

  各位委员,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今年市政协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下转四版) 

  (上接三版)紧紧围绕中共高邮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措施,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调关系、汇集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动员和带领全体政协委员切实履行职能,不断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我市在沿河地区率先崛起步伐贡献才智。 

  一、紧扣中心,在推动改革发展上有新作为

  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独特优势在于人才智力密集、社会联系广泛、政治渠道畅通,主要目标在于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基本方式在于协商议政、献计出力。当前要认真学习和准确把握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举措,并与政协履行职能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把推动改革发展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共同为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献计出力。要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注重研究国际经济形势新变化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围绕我市打造特色园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文化强市等重大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和协商讨论,坚持在参与中支持、在支持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抓住影响我市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多谋创新之举。 

  二、关注民生,在促进社会和谐上有新进展

  坚持议政为民,关注民计民生,是时代赋予政协组织的使命,也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内容。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以建言立论为手段,着重围绕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以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视察,对涉及民生问题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进行协商论证。要以民主监督为途径,深入研究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选择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民生问题,积极开展民主监督活动。要以提案工作为抓手,改进督办方式,加强督办力度,进一步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和服务质量,推动提案所反映民生建议的更好落实。要以社情民意为载体,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真实愿望,感受群众喜怒哀乐,反映群众呼声要求,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协调关系,在实现广泛团结上有新贡献

  团结和民主是政协工作的两大主题。实现紧密团结,发扬民主才更有基础;发扬广泛民主,加强团结才更有力量。要按照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密切与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的联系、交流和沟通,为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能,搭好平台,创优条件,形成合作共事的良好氛围;围绕利益和谐这一社会和谐的核心,通过协商、建言、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引导群众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巩固社会和谐的群众基础;充分发挥广大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独特作用,通过政协这个平台,团结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的工作,营造和衷共济的社会局面。 

  四、务实创新,在加强自身建设上有新突破

  改革创新是增强政协工作活力的不竭源泉,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对政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自觉把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到政协全部工作中去,努力使政协工作的方向更加明确、内容更加务实、作用更加明显。积极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切实增强政协履职尽责的成效。进一步推进政协自身建设,重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学习提高,进一步增强组织引领能力,较好地发挥主席会议和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率作用。注重发挥民主党派、政协专委会和委员小组作用,拓展它们履职的舞台,提升它们履职的水平。健全委员管理和考核制度,加强对委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密切与乡镇政协工作委员会的联系,加强指导,推进乡镇政协工委规范化建设。提高政协机关的政务性服务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为政协事业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新的航程已经开启,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在中共高邮市委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高邮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奋力赶超,共同为创造高邮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5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第09版:专版
   第10版:专版
   第11版:专版
   第12版:专版
   第13版:专版
   第14版:专版
   第16版:专版
   第17版:专版
   第18版:专版
   第19版:专版
   第20版:专版
   第21版:专版
   第22版:专版
   第23版:专版
   第24版:专版
   第25版:专版
   第26版:专版
   第27版:专版
   第28版:专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高邮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高邮报两会特别报道0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高邮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4-01-08 2 2014年01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