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启动《高邮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委托省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总规》修编,先后五次召开省、市级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群众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2600余份。目前已完成《高邮市城市空间战略发展规划》,正在开展规划纲要编制,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已两次听取情况汇报。
3、全年组织召开四次规委会,评审各类工程建设项目34个、讨论议题18个。全年共公示重大项目规划和建筑方案10个,公示建设项目规划许可60余个。
4、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顺利推进。《高邮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高邮市城中历史街区保护规划》顺利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论证;研究制订了《高邮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初稿;协助宣传部完成《高邮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本》编写。先后赴安徽寿县、泰州市调研学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
5、城市规划展览馆4月17日正式开馆。今年共接待包括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朱和平少将、海军装备研究院政委李道明少将、国际电联副秘书长赵厚麟、全国优秀党员吴登云及42个国家军官团和社会各界群众10000余人次。
6、重新界定城区(卸甲、龙虬、车逻、马棚)控制范围,及高邮湖沿湖岸线1公里控制范围,强化规划的引领和控制作用,有效保持规划的整体性,有力保护高邮湖临湖规划控制。
7、邀请同济大学教授匡晓明、高级策划师崔国、扬州市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季文彬等知名专家多次来邮编制《盐河两岸城市设计》、《盂城驿片区周边地块城市设计和详细规划》等重要地段城市设计。
8、编制完成马棚东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并完成一期工程规划设计。邀请省住建厅副厅长张泉来邮实地调研指导。
9、研究编制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教育、卫生、市政公用设施布点等十二项内容的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规划以及老城区公共停车场布点、东部港口码头、城区大型货车停车场、废旧物资交易市场等九个专业规划。
10、邀请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同济大学教授许运鸿来我市就城镇化建设作专题讲座,市相关领导、各乡镇负责人、城建局全体职工参加。
11、推进建投公司实体化运作。出台内部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融资7.5亿元,承建城东农贸市场和穿心河改造工程。
12、以项目推进的形式,连续12年实施城建“双十”工程建设,极大地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改善了民生,提升了城市的形象。今年城建十大重点项目10项,十类重点工程45项,总投资192.66亿元。
13、盂城驿扩容改造一期工程含盂城驿扩容、城南历史街区修缮、南门大街整治三部分,由上海同济大学、扬州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江都古建、江苏华泰和扬州重光古建负责施工。整个工程秉承邮驿之风,传承邮驿文明,既保留了赵家宅、驿丞宅等具有历史风貌的旧居;又修建了独具特色的秦邮公馆和开放式花园;同时还设置历代名人咏颂高邮的诗词碑廊。扩容工程与盂城驿本体一脉相承,修缮的运粮巷、盐塘巷、詹家巷等历史街区与南门大街相互贯通。该工程于4月18日开工,10月18日正式竣工同时二期工程迅速启动。
14、邀请社会各界代表五次对接穿心河(市河)生态文化风光带规划设计、编制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11月8日,穿心河(市河)整治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15、完成武安路西段改造、经十路及通汉路北延工程,启动东部新区主干道珠光路路面改造工程等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16、完成文游台东南角立面整治工程,开工整治文游中路立面。
17、全面完成2013年一号民生工程。投入640万元实施39条后街后巷维修改造,投入600万元对奎楼新村、奎楼二村、蝶园新村老小区进行改造,完成蝶园路停车场及珠光路停车场建设。城区新增绿化面积52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00户。
18、推动东部新区卫生疾控中心、法院审判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地税征收中心、国税征管中心、检察院侦查中心等“六大中心”规划建设。
19、抓住城镇化发展机遇,积极申报三垛、菱塘、临泽全国重点中心镇,获得全省镇村规划布局试点县市(全省12个),全省综合规划建设示范镇(三垛镇、全省10个),以及金港村、腰带程村综合示范村。
20、强势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村庄整治3495个,创成三星级“康居乡村”17个、二星级“康居乡村”60个,一星级“康居乡村”127个。高分通过省住建厅12月12日组织的省村庄环境整治全域验收。
21、按照“五个一”和“四个下功夫”要求,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5件,政协委员提案52件,完成市政协一号重点提案《以盂城驿扩容改造为核心,加快实施城南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建议、提案的办理满意率100%。
22、出台“三直接”若干环节操作规范:即《规划修改操作规范》、《容积率调整操作规范》、《工程招投标操作规范》、《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监理环节操作规范》,完善了各个规范的实施细则和流程图,在扬州市纪委组织的检查验收中获得好评。
23、组织开展2013年城建系统“安全生产月”系列检查活动,开展“全市燃气行业专项整治”联合执法行动。局全体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建设工地、燃气公司开展安全检查。
24、节约能源,整合资源,实施对海潮路、文游路、屏淮路光源改造,建成城市照明远程监控系统,城市照明迈上新台阶。
25、完善提高省级园林城市建设,启动申报国家级园林城市工作。
26、邀请省人大常委、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薛建辉来邮指导我市园林绿化规划工作;编制《高邮市绿地系统规划》,建成区新增各类绿地面积52公顷,有效推进部门、单位增绿透绿工作。
27、省住建厅副厅长张泉先后于1月16日来邮视察北澄子河、关河风光带、文游广场、波司登世贸广场、城市综合体等城市景观和节点,指导城市规划工作;6月5日率住建厅村镇规划处、省规划设计院及项目课题调研组负责人察看东湖湿地景区及运河故道、盂城驿周边扩容等古城保护工程。
28、我局南海艺术幼儿园于6月22日举办建园二十周年庆祝活动,市四套班子领导及社会各界1000余人参加活动。
29、切实转变作风,积极为投资者服务。制订实施一个部门牵头、一同上门会办、一并告知意见、一次督查到位“四个一”的规划核实制度。
30、组织召开“迎五四、话未来”青年座谈会,青年团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踊跃发言,并对全局工作发展建言献策。
31、局领导班子成员分条线走访慰问系统老党员、老干部,听取对当前城乡建设工作的建议,推进了全局“三解三促”活动的深入。
32、扎实开展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建设“回头看”,设计了《城建系统作风效能建设问卷调查》,从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工作作风、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廉洁自律六个方面进行评价,共发放《问卷调查》500余份,两次走进“政风行风热线”,并同步开通网络直播,与广大听众朋友就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热点问题进行在线交流。
33、界首镇作为扬州市唯一一家乡镇通过全省禁粘示范乡镇验收。
34、组织中层骨干分批赴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进行规划建设专题培训;集中组织全员封闭式培训和岗位轮训;开办“建设大讲堂”,并获首批20个高邮市民学习品牌之一。
35、界首、三垛两镇村镇档案室顺利通过江苏省、扬州市评估验收,并分别被评定为省特级、省一级村镇建设档案室。
36、我局测绘院代表队在扬州市第二届工程测量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个人参赛选手孙长发、卢有飞分别荣获二、三等奖。
37、菱塘回族乡菱塘村荣获“江苏最美乡村”称号。规划设计院设计的《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清真村环境整治规划》获2013年度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38、组织开展联系群众“三下三联三交”活动,创建和谐单位(科室)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参观吴登云事迹展览馆,并进行集体廉政宣誓。局举行“情系芦山,祈福灾区”横幅签名和抗震救灾捐款活动。
39、受市政府委托,我局与高邮安源燃气有限公司就“高邮经济开发区管道燃气综合利用项目”签订《城市管道燃气特许经营协议》。
40、高邮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城建分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