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今年新开工项目有第二中学二期工程、城北初中教学楼、龙虬初中实验楼等10个,建筑面积4.05万平米,其中已竣工1.45万平米。市实验小学东校区新建工程已于10月下旬进场施工,规划建筑面积2.6万平米,预计2014年12月份竣工。2013年7月,我市被表彰为“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先进集体”。
2.同步优化城乡学校布局
2013年暑期相继撤并了高邮镇城郊小学,并入高邮市宝塔小学;撤并了龙虬镇张轩初中、甘垛镇甘垛初中。高邮镇秦邮幼儿园、秦邮实验小学、甘垛镇澄阳初中迁建工程于暑期全部结束,并于秋季开学投入使用;三垛镇三垛实验小学、界首镇实验小学、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工程也已全面启动。全年撤并小学1所,农村非政府所在地初中2所。今年10月下旬,胡金波副厅长在调研我市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以“事业发展好、内涵建设好、社会评价好、看后印象好”“四个好”高度评价了我市各类教育发展质态
3.学校运动场地塑胶化工程建设深入推进
自2012年我市被确定为省首批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建设工程试点县以来,全市先后有35所中小学通过省建和自建方式实施了运动场地塑胶化,其中今年新增菱塘职中、龙虬初中、龙虬镇张轩小学等6片塑胶场地,累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全市基本实现了每所市属学校都有塑胶运动场地、原建制乡镇都有一片塑胶运动场地,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提供了物质保障。
4.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省级督导评估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江苏省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今年6月,省教育厅对我市申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进行了为期3天的督导考核。专家组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访谈测评、查阅台账等方式,重点围绕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管理等方面,对我市的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5.我市接受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
评估验收
12月16-18日,省教育厅对我市创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进行了为期3天的现场考察评估。评估期间,专家组听取了市政府创建情况汇报和教育局创建自评说明。专家组一行查阅了有关材料,考察和定点剖析了我市城乡共34所幼儿园(包括办园点),召开了有关部门负责人、幼儿园园长、教师、家长71人座谈、访谈会,全面检查了我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省督导评估高度评价了我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6.继续加强省优公办园建设
全市现有省优质园36所,占比75%。今年下半年又有1所幼儿园接受了省优质园创建验收。全年共投入近290万元,实施了3所幼儿园改建工程。全市学前幼儿三年入园率达到98.36%。今年5月,中央和省级14家媒体对我市学前教育管理经验和成功做法进行了专题采访。
7.天山镇初中、高邮中学获批省级课程基地建设项目
2013年,天山镇初中留守儿童心育中心建设项目、高邮中学物理课程基地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省教育厅初、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答辩,获省、地方建设资金近200万元。
8.义务段10所学校接受省现代化学校现场评估
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今年我市初选了一批学校申报创建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其中高邮实验小学、车逻镇实验小学、秦邮实验小学等5所初中和5所小学成功通过材料复审,并于12月中旬接受了专家组现场评估考察。今年10月中旬,曹卫星副省长在专题调研我市教育现代建设过程中,给予了高度评价。
9.社区教育成果显著
全年创成省标准化居民学校9个、扬州市示范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校1个、高邮市示范社区教育服务站21个、扬州市“五·十”项目4个。组织社区教育培训41万多人,占社区总人数的51%;全年培训从业人员27万多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52.4%。
10.成功承办扬州市暨高邮市全面终身学习活动周
启动仪式
2013年11月7日,扬州市暨高邮市全面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城市商务大厦广场举行,现场展示了高邮社区教育成果、介绍了社区教育经验,举办了相关知识咨询、现场赠书以及授牌和颁奖仪式,并就主题活动发出了学习倡议。
11.教育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升级
2013年,全市中小学共新添计算机500余台,电子白板教学系统139套,图书6.8万册,以及相关配套实验仪器、实训设备等,累计投入资金近800万元。实施了最后一批5所学校扬州市“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7所学校通过扬州市“数字化校园”复评。新增网上结对学校6所,实现了区域内网上结对活动学校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已有扬州市“数字化校园”66所,“数字化校园”示范校2所,17所学校被表彰为扬州市网上结对工作先进集体,19名教师被评为先进个人。
12.《高邮教育信息网》被教育部评为“县级百佳网站”
2013年,在由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举办的1300多家单位参与的“第二届全国教育门户网站”评比活动中,《高邮市教育信息网》再次被评为“百佳网站”。
13.有效德育深入开展
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组队参加省市班主任研修、培训,组织了德育案例征集评选,激发班主任创新活力。举办全市“百优十佳”班主任评选,在扬州市第四届“百优十佳”班主任评选活动中,1人获“十佳”,15人获“百优”;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了“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励志成才专题教育、文明素养养成教育、民族精神和做幸福学生主题实践系列活动。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实施了“萤火虫行动计划”,在临泽初中建立了北片心理咨询分中心。利用家校网络平台第四次征集、印发了优秀家教短信内容,丰富了德育途径。
14.各项体艺赛事捷报频传
积极组织参加扬州市“运河情”各项体育赛事和师生才艺大赛 ,5名学生获艺术类特等奖,11人获一等奖,5名教师获优秀指导奖。成功组织了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等各项赛事和第29个教师节文艺演出,获得一致好评。
15.课堂改革稳步推进
今年为“高效课堂建设深化年”,建立了局领导和机关科室联系学校、服务基层制度,落实了校长、主任、骨干教师蹲点班级、学科组、年级组制度。先后以流动现场的形式,以专题调研、学科培训、示范观摩、磨课评课、质量监测等方式,分学段召开了高效课堂建设现场推进会。一年来,组织了示范课100余节,举办教材分析活动20多次,邀请省内外专家举行报告会15场,多层面、多维度、多途径助推学科质量提升。
16.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建立并完善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方案。扬州市义务段学业水平监测成绩、中考成绩喜人。今年,在全市考生减少976人的情况下,高考本二以上进线总人数达2208人(含体艺特长生),其中普通类本二以上人数比去年增加129人,在扬州增幅最大;普通类本二以上上线率从2012年的36.07%提高到42.8%,增速最快。邮中理科考生徐雯总分404分,列全省76名,扬州第三名。全市大专以上录取率90%。
17.师德、师能双“百千万工程”深入开展
全市范围内师德、师能双“百千万工程”各项活动丰富多彩。开展做幸福教师和校(园)长主题实践活动、“五评”活动、组织教师集中家访及学生家长“一日访校”等,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109名校(园)长分组参加了听评课展示活动;83名骨干教师参加了科研引领下课堂教学风采展示活动;815名青年教师提供教学改进案例,参与评优。
18.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切实推进
2013年,新评高邮市第六批学科带头人77名、中青年教学骨干126名、教坛新秀165名。新增扬州市名校长2名、扬州市学科带头人46名、中青年教学骨干81名、教学能手158名。
19.大力表彰优秀教师
坚持以正面典型影响人。结合庆祝第29个教师节,市政府表彰了152名高邮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教育局表彰了50名优秀班主任和28名高邮市幼教师德标兵。在《高邮教育》综合版开辟“寻找最美教师”专栏,宣传我市城乡优秀教师先进事迹。
20.高邮市第三届幼儿体艺节隆重举行
5月31日,在市体育馆隆重举行了高邮市第三届幼儿体艺节。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开幕式暨“六一”庆祝大会,市长方桂林到会作了讲话。城乡11所幼儿园参加了幼儿大型团体操表演,参与了6个单项竞技。
21. 重拳出击整治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行为
印发了《关于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规定》,暑期组建了“暑期在职教师有偿家教专项检查组”,重拳出击整治在职教师违规补课、兼课行为和非法办学机构违规办学行为,共取缔非法办学机构(办班点)6个,查获存在相关违纪行为的在职教师25人,其中解聘1人,免职1人,调离原单位11人,取消骨干称号8人。
22.成功承办扬州市第九次学校精致管理现场推进会
11月28日,成功承办了扬州市第九次学校精致管理现场会,分设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活动小组,立体呈现了我市8所学校管理现场和39节常态课。围绕“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主题,通过画册、展牌、专题片、现场解说、陈列室及各类特色活动,集中展示了我市近年来建设“精致校园、特色校园、幸福校园”的丰硕成果。给来自扬州市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代表、校长代表280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3.教学研讨卓有成效
重点推进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教研、校本讲坛,建构了基于“课例研讨、引发思考、实践提升”的新型教研互动关系,建立了小学、初中教研协作片,深入实施连片教研,拓展了校级教研模式。突出聚焦高中学段,研制了市本化教学资料,成立了高一、高二学科中心指导组,推进高中学科管理长线运作。今年4月,在实验小学召开了全市第十二届“书香文游”研讨会。今年获批省规划立项课题22个、重点资助课题1个、扬州市级课题48个;获扬州市级以上论文一等奖129篇,国家、省市级赛课一等奖21人次。
24.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加强
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导学校围绕“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四个方面,培育精神文化、完善校园制度、丰富校园活动,结合我市诗词之乡创建工作,评选出12个高邮市级“诗教先进单位”,实验小学、临泽镇川青小学创成国家级诗教先进单位;全市各高中错位竞争,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加强特色文化建设。 “一校一品”、 “一校一格”教育风貌正在形成。
25.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凸显亮点
定期发送《廉政简报》、信访月报、廉政警句,组织召开廉洁文化进课堂实践性研究推进会。10月,在扬州市廉洁文化进校园现场推进会上,高邮市《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廉洁教育》课题在会交流获好评,被市纪委列为“开门调研”重点课题,被扬州市确定为“精品课题”。
26.教育惠民措施落实到位
组织全市教师挂钩联系、走访慰问贫困生、学困生、残疾学生、离异家庭的学生以及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将学前教育纳入贫困助学范围。全年发放助学金1698.47万元,发放免费教科书和作业本980.93万元;为83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48.27万元,形成了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助学体系。
27.重视教育干部队伍建设
高度重视教育干部勤廉教育,组织全市教育干部参观扬州市预防腐败警示教育基地,对11名校长分期开展了公开述职述廉评议活动,对19名新任局管干部进行了勤政廉政谈话、学习和考核。组织了第二期后备干部二、三阶段培训,先后选派50名校长参加高层论坛。结合机构和岗位设置,推行了局机关中层干部任期制,对部分科室负责人进行轮岗。
28.加强支部组织建设
开展各直属支部(总支)集中换届选举工作。8家支部进行换届改选,其中6家支部(总支)采用公推直选的方式选出新一届支部(总支)委员会。
29.教育审计工作力度加大
全年对21名局管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对28所学校的13个基建工程及26个修缮项目的结算进行了审计,开展了招生、学校食堂、幼儿园等专项审计,并充分运用审计结果,促进学校规范管理。
30.全面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工作
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落实了接送学生车辆管理责任机制,开展“护校安全”行动,定期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全年未发生一起学校安全责任事故。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截至年底,100%学校(幼儿园)创成“高邮市平安校园”,64所学校创成“扬州市平安校园”、41所学校创成“江苏省平安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