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随父姓本是约定俗成的传统,然而,随着愈来愈多的“独一代”结婚生子,“独二代”跟谁姓成了一个难题,夫妻双方家庭都想让孩子跟自己家姓,“独二代”“冠姓权”之争愈演愈烈。
姓氏之争硝烟弥漫
在老一辈人的观念中,一个家族的姓氏无人继承便是断了“香火”。“双独”家庭中,两个家族只有一个“独苗”,部分家庭对于“独苗”继承哪一家的香火十分看重,甚至引发两个家族不可调和的矛盾。
杨先生和爱人吴女士都是独生子女,婚后非常幸福,一年多后就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孩子的出生本该为这个幸福的家庭增添欢乐,如今却成了两人争吵的“导火索”。杨先生说,从爱人怀孕到现在儿子快一岁了,为了儿子到底跟谁姓的问题,两人没少吵架,甚至双方老人也“参战”,事态不断升级。“爱人怀孕的时候就希望孩子能跟她姓,但我是独子,孩子不跟爸爸姓,我父母这边肯定不同意。现在孩子快一岁了,还只有小名。”说起孩子“姓什么”的问题,杨先生很无奈。
为了让孩子姓吴,吴女士和家人没少下工夫,甚至清算起了结婚买房等花销。奈何公公婆婆坚决认为孩子应该姓杨,两家人多次不欢而散。吴女士一怒之下抱着儿子住回了娘家,与丈夫开始冷战,原本幸福和睦的家庭氛围变得紧张。
生二胎、新复姓成解决之法
无休止的争吵、冷战让杨、吴两家人身心俱疲,最后,两家人各让一步,找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将两家的姓合在一起,给孩子取“复姓”。不过,两家人就谁的姓在前面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磋商”,孩子仍然只有小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家庭在为孩子的姓氏僵持不下时,便将男方和女方的姓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复姓”,如父姓李、母姓王,孩子就叫李王XX。如今,用新复姓解决姓氏之争的家庭越来越多,既让双方家庭如愿,又少有重名,一举两得。
除了新复姓,生二胎也成为一些家庭常用的解决姓氏问题的方法。邓女士和丈夫有一个3岁的女儿,女儿跟丈夫姓。邓女士的父母希望能有一个跟自家姓的孩子,两家便商量好,夫妻俩再生一个孩子,如果是女孩就跟邓女士姓,如果是男孩就跟丈夫姓,让大女儿改姓邓。两家人对于这一方案都比较满意。
随着“单独两孩”政策的落地,一些“单独”子女家庭更倾向于再生一个孩子来解决姓氏之争。不过也不乏家庭表示,结婚前就约定好了孩子的姓氏问题,孩子出生后两家人按约定办事,现在相处得挺好的。
“独一代”呼吁长辈多体谅
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多数人表示,婚前两家人应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将一些问题说清楚,达成共识,这样婚后矛盾就会少很多。也有市民表示,跟男方姓还是跟女方姓本质上都一样,一个姓氏改变不了血缘关系。
此外,在采访中,大部分独生子女夫妻表示,他们本身对孩子姓氏问题并不看重,但是父母对此十分看重,有些家庭甚至在结婚前就因为孩子姓氏问题纷争不断。小陈今年刚结婚,暂时还没有“造人计划”,双方父母就已经为了孩子姓氏问题“大战”好几回合了。小陈和丈夫夹在中间,十分为难。“以后独生子女居多,这代跟你姓了,下代呢?下下代呢?家里姓氏越来越多,孩子要跟谁姓?靠姓氏来继承‘香火’本来就是旧思想了,跟谁姓都是自家孩子。”许多“独一代”都和小陈一样,希望长辈能多体谅他们这一代,在孩子姓氏问题上能开放一些,协商解决,别让“冠姓权”之争打破了原本温馨和睦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