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高邮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纪实
~~~——高邮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纪实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爱后代 务实创新
——高邮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纪实
  9月10日,中国关工委召开全国关工委基层工作年总结表彰大会。我市关工委获“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这是继2000年、2010年市关工委两次被中关工委、中央文明办表彰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后,第三次受到中国关工委的表彰。市委、市政府领导作出批示,向市关工委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市关工战线的老同志致敬!市关工委向关心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各级党政组织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0年中关工委提出“三年基层工作年”和“创建五好关工委”工作要求以来,我市关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扬州市关工委的指导下,把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作为主要任务,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强指导,开展创建“五有五好关工委”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老少共话中国梦”主题教育深入开展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关于“中国梦”的重要指示,根据省和扬州市关工委要求,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及时提出了开展“老少共话中国梦”活动的意见,并于1月10日约请扬州市委党校原副校长、扬州市关工委副主任吴建华教授来邮作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辅导报告,录制了2012《感动中国人物》录像,印发了扬州市关工委“老少共话中国梦”宣讲材料。各级关工委、各中小学校认真组织学生观看报告录像,并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了“老少共话中国梦”演讲、征文活动。全市各中小学校共组织演讲活动150多场,中小学生书写学习文章26344篇,各学校自行评奖7944篇,向省《关心下一代周报》投稿1320篇。在参加省《关工下一代周报》《中国梦·我的梦》5万多篇征文评选中,我市汉留初中九(3)班夏一凡同学撰写的《梦中的那一抹绿》荣获一等奖,2名同学获二等奖,6名同学获三等奖;在扬州市关工委、教育局举办的《中国梦·我的梦》征文大赛中,我市上报的10篇征文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6名;在扬州市关工委、扬州市教育局举行的《老少共话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我市实验小学学生王钰贤和她奶奶陈臻明(退休教师)演讲的《中国梦·我的梦》荣获一等奖,南海中学学生李欣然演讲的《放飞我的中国梦》获三等奖;市教育局对380篇征文进行评选,评出一等奖15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45篇,并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创建“五有五好”关工委成效显著 

  2002-2011年,我市先后开展了创建“四有五好”关心下一代先进乡镇、先进村(社区)、合格村(社区)活动,共评选先进乡镇9个、先进系统5个、先进村193个、先进社区22个、合格村71个,覆盖率达90%。2011年村行政区划调整后,按照中关工委和省、扬州市关工委要求,市委办印发了《关于开展创建“五有五好”关工委活动的意见》,市关工委制定了百分考核细则,经市、乡、镇、系统关工委分级验收,有13个乡镇、4个系统、5个部门单位、70个村(社区)、25个企业、15所学校达到了“五有五好”关工委的要求,并在2012年12月市委召开的纪念市关工委成立20周年暨第六次表彰大会上,进行了命名表彰。今年正在创建“五有五好”关工委单位有120个,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关工委各项工作的开展。

  校外教育辅导站遍及城乡 

  办好校外教育辅导站,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三结合的有效载体,也是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阵地。从2003年开始,结合创建关心下一代先进村(社区)活动,把创办校外教育辅导站作为创建“四有五好”关工委工作的重要内容。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关工委的老同志扎实工作,不断创新,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全市共建成各类校外教育辅导站238个,其中乡镇中心站18个,各类辅导点181个,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有550多名在职教师、570多名退休教师、近百名大学生村官,600多名“五老”自愿者参加了校外辅导站的教学工作,参加辅导站学习活动的未成年人有13万人次。全市已有28个校外辅导站建成了电子阅览室,有电脑680台,90%以上的中心辅导站,60%左右村(社区)辅导站基本上做到组织机构、办站场所、硬件设施、管理制度、师资队伍、活动计划、办站经费7个落实。涌现了车逻、汉留、周山、高邮、八桥中心站,琵琶社区、高沙园社区、天山社区校外辅导站等先进典型。校外辅导站建设不断向规范化、常态化迈进,为贫困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开辟了校外学习活动场所。 

  为困难家庭青少年排忧解难深得民心 

  从2003年开始,市关工委就把关爱弱势群体,帮扶贫困家庭学生,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组织市级机关97个部门、60个民营业主先后帮助市区特困中小学生1398人,5231人次,共资助176.72万元,资助标准由400元/人,逐步提高到800元/人。2007年、2009年,市关工委分别对全市407名孤儿和345名残疾儿童进行了调查,市委常委会研究,确定由市慈善总会分别给予每人每年600-900元的救助,市慈善总会共向孤、残儿童发放救助款203万元。2010-2013年,市关工委指导各乡镇关工委调查特困大学生情况,先后向省《扬子晚报》利群阳光助学基金会、扬州市希望工程、高邮市慈善总会申报,组织民营业主资助,先后帮助1320名特困大学生,获资助金338万元。2013年市关工委主任居云保等对特困中小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调查,报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两办发文,开展结对帮扶千名特困家庭学生活动,市慈善总会帮扶200人,市级机关89个部门帮助117人,每人每年2000元,各乡镇民营业主帮扶900人左右,共1245人,人均帮扶1000-2000元,较好地帮助困难家庭学生读完九年制义务教育,帮助特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和“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方针,为青少年弱势群体办了不少实事和好事。 

  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神圣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关爱和关注,我们希望全市上下都来共同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把它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工程,为民做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工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批示,再接再厉,进一步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为把高邮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实现“祖国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希望广大青少年响应党的十八大号召,志存高远,勤奋努力,学好本领,报效祖国,让青春不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周国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商界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版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盂城驿
   第08版:专版
关爱后代 务实创新
广告
高邮报专版04关爱后代 务实创新 2013-10-25 2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