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陶树彭 盂城邮坛元老
  □杨向东

  陶老树彭先生(1918年—2004年),出生于江都市仙女镇。小富的家境以及良好的家庭教育,使陶老从少年时代就形成了谦和、好学、细致的性格,这为他日后矢志集邮并取得丰硕成果打下了基础。 

  陶老最初收集邮票,仅仅是为了用来拼贴对联而已。13岁的陶老随父亲去一位朋友家,见到中堂有一幅对联五光十色,别具一格。原来这副对联是用民国帆船邮票剪贴而成的。这深深地吸引了他。当时陶老收集邮票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父亲经营一个药材站,经常通过邮局从川、滇、贵等药材产区购回药材,然后再通过邮局将药材销往许多药店,邮件来往多。因此,一段时间后,拼贴一幅对联的愿望实现了,他在收集邮票的过程中,觉得这一枚枚邮票很美丽、很有趣,便渐渐迷上了这方寸天地。 

  陶老真正知道有集邮这回事,是他17岁那年,在上海意外地发现了钟笑炉主编的《近代邮刊》等,才知道世界上有许多人集邮,集邮还有组织,也才知道邮票要收集成套的道理。陶老在上海的一些日杂店、小旧货店里购买邮票。经几年的努力,“大龙”、“小龙”、“光复”、“共和”等邮票大致收集齐全。 

  因日寇侵略,1938年,他带着邮票随全家来到高邮大德昌药店避难。药店不同于药材站,与外埠的生意大为减少,加之侵略者的封锁,去上海市场购买邮票已不可能。后来,陶老从刊物上了解到上海邮政总局设有集邮台,办理邮购邮票业务,于是就与他们挂上了钩。集邮台的服务很好,每发行一套邮票都寄来一份通知,而且购票免收寄费。自此他改变了只有旧票而无成套新票的历史,而且有了一个稳定的邮品收集渠道。 

  “文革”中,他收藏的民国邮票和清代大龙、小龙、蟠龙等邮票被没收。从此,陶老的集邮一搁就是15年。这期间还陆陆续续散失掉一些邮票。 

  1982年,高邮县集邮协会成立了,这犹如一场春雨滋润了陶老将临枯竭的集邮之心。1983年63岁的陶老参加了县邮协。不久,陶老与任玉堂先生等一起参加了“江苏省第一次集邮展览”。陶老的解放区邮集得到了好评。陶老以极大的热情和较高的水平多次参加省、地区的邮展,在本市前9次新春邮展中,他连续9年获一等奖。 

  陶老不仅有丰富的邮藏,更有高深的邮识和崇高的邮德。1990年陶老在市集邮门市部买了10枚“香港中银大厦落成纪念”邮资明信片(Jp22),并当即寄出两枚给外地朋友。由于该明信片英文翻译错误,邮电部要求上交。集邮门市部的工作人员登门向陶老说明情况后,他立即拿出所剩的8枚,并表示立即写信请邮友寄回明信片上交。陶老不以金钱为目的的集邮品德令人称赞。 

  陶老是我市邮协二、三、四届理事,他虽已去世数年,但邮友们却时常念叨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专版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专版
陶树彭 盂城邮坛元老
迮子建书录
刊头摄影
刊头题字
世界珍邮——巴塞尔信鸽票
广告
高邮报专版08陶树彭 盂城邮坛元老 2013-10-16 2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