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邮集献礼中国·陇西第二届世界李氏文化旅游节侧记
~~~——邮集献礼中国·陇西第二届世界李氏文化旅游节侧记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里邮缘一线牵
——邮集献礼中国·陇西第二届世界李氏文化旅游节侧记
李林山作为江苏李姓代表将《邮票上的李氏名人》邮集献礼旅游节
  8月26日,中国·陇西第二届世界李氏文化旅游节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李氏故里陇西李家龙宫门前广场隆重举行,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福建、湖北等12个省市及台、港地区的李氏宗亲,代表全世界一亿多李氏族人,寻根问祖祭拜先贤。

  在这个文化节系列活动中,高邮李氏宗亲会会长李林山捐赠的《邮票上的李氏名人》邮集,作为祭祖活动的献礼格外引人注目。这套邮集由我市政协主席、市集邮协会会长倪文才创作,从当初政协赴甘肃考察学习邮文化,到后来苏州阊门寻根,再到这套邮集的编制,历经几年时间,因为李姓这一缘分,借助邮票这一载体,高邮和陇西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正可谓千里邮缘一线牵。

  缘起:陇西拜祖,阊门寻根

  2012年8月23日,倪文才一行赴甘肃陇西考察学习。他们考察了陇西县著名的文化建筑李家龙宫。李家龙宫(李氏祠堂)始建于唐初,是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闻名海内外,是研究陇西李氏文化遗址遗迹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建筑之一。在陇西,两个市(县)的政协领导对李姓文化进行了研讨,李林山作为高邮陇西堂的代表向甘肃陇西堂赠送了锦旗,并向历史文化研究会赠送了高邮李姓研究的资料。此行之后,李林山作为一个李姓后裔对于了解李姓文化、探求家族源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年的10月15日,受苏州金阊区政协的邀请,倪文才一行前往苏州考察,就“洪武赶散”这一历史文化话题进行了研讨。明朝初年将江南人口迁徙到苏北的历史事件,又称“红巾赶散”“红蝇赶散”,发生在明代初期,当时朝廷从江南迁移大量人口到苏北一带进行垦荒,历史学家称之为“洪武赶散”。在写着“阊门码头”的巨石边,李林山这个李氏后裔似乎看到了自己的祖先,从这里出发时的背影。他站在阊门的朝宗阁前,感觉自己虽已过花甲之年,但还能发挥作用,继续做有益于家族,也有益于姓氏文化的事情。

  研究:慎终追远,繁荣文化

  甘肃和阊门两处寻根拜祖之后,李林山深受启发,他决定从修订自己的家谱开始,做一些与李姓文化有关的事情。在我市文化人姜文定的指点下,他开始着手修订高邮的李姓家谱——《高邮陇西堂》。这本家谱对李姓的渊源、苏北陇西堂的历史以及当前李氏文化研究的现状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倪文才为该书作序,他认为这本族谱能够激励李氏后人勿忘同根,和睦乡里;当记本源,孝敬长辈;谨记家训,造福社会。这既是对这本书的肯定,也揭示了姓氏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不仅局限于本家族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弘扬。

  在此基础上,李姓文化的研究引起了高邮姓氏研究爱好者的关注,并延伸到姓氏文化研究的更高层面。经过半年多的筹备,高邮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于今年6月23日成立。市领导倪文才、张秋红、钱富强等出席了成立大会,全市50多位姓氏文化研究爱好者参加活动,林荣岩被推选为第一任会长。研究会旨在立足乡土姓氏文化的根源,在发掘、继承和发展姓氏文化的领域,为高邮的人文关注和学术研究带来新的活力。加强外联与沟通,通过姓氏文化研究会的媒介,加强与外地民间文化的交流,取长补短,为我市文化强市建设添砖加瓦。

  为了使姓氏研究有载体、有成果,姓氏文化研究会还创办了会刊。《高邮姓氏文化研究会会刊》创刊号设计精美大气,设有会务信息、本土研究、溯本求源、他山之石等重点栏目,分别展示姓氏文化研究会的工作动态,刊登本土姓氏文化研究的成果,交流外地姓氏文化研究的典型经验。

  邮集:方寸天地,溯源寻根

  从寻根拜祖到研究姓氏,李氏文化这一根线牵引着从家族到县域乃至于更大范围内的联系,而让这一个联系更为紧密,或者说更为出彩与感人的,是倪文才创作的邮集《邮票上的李氏名人》。

  历史上李氏名人辈出,群星灿烂,走进邮票世界的名人是整个李氏后人的骄傲。这部邮集就是从集邮文化的视角,第一次且独一无二地以邮集形式介绍邮票上的李氏名人。《邮票上的李氏名人》邮集分六个部分:神话人物、政治家、革命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文艺作品中的李姓人物等,共计29位李氏名人。

  《邮票上的李氏名人》邮集有两框,每框十六张贴片,贴片上所展示的小张型、小全型、个性化邮票小版张、邮资明信片、实寄明信片、极限片、实寄封、戳票、邮图卡等邮品。这些邮品皆征集不易,来自中国、泰国、圣文森特、索马里、尼加拉瓜、前苏联、多米尼加、几内亚、刚果、冈比亚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前后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收集制作。目前,该部邮集被珍藏在李氏龙宫藏经搂内,高邮第六届邮文化节将部分展出。

  李林山带着这两框邮集不远万里到甘肃参加中国·陇西第二届世界李氏文化旅游节,用邮品展示李氏文化名人,也是展现高邮邮文化的魅力之所在,成为李姓文化研究与邮文化传播的一段佳话。 徐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专版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专版
千里邮缘一线牵
“国庆特刊”赏析
高邮报特别报道06千里邮缘一线牵 2013-10-16 2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