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却没带来丝毫秋意,反而高温持续不断。在极端高温下,不仅人需要“防暑”,汽车也需要“防暑”。面对骄阳似火的高温天气,汽车该如何防“中暑”?记者走访了部分汽车维修点进行了解。
专业人士给建议
有多年汽车修理经验的曹师傅告诉记者,夏天气温高,车子在烈日底下暴晒,对三个部位伤害较大。一是汽车玻璃,高温会使玻璃的物理性能变差,车主应给汽车玻璃贴上车膜。停车时要注意将车尾停在向阳的一面,避免前挡风玻璃、中控台、仪表盘等不受太阳光的直射,起到“防暑”作用。二是车漆,车漆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会造成氧化、褪色甚至脱落,因给车身镀膜、封釉的花费相对较高,车主可以在网上淘一些汽车类的遮阳伞、防晒罩、车衣等对汽车进行防护。三是车胎,夏季爆胎事件频发,车主如果发现胎压、胎温过高,不能直接采取放气和泼冷水的方式来解决,应选择阴凉处停车。与此同时,车主在夏季应定期检查车胎的胎压,必要时可以将胎压适当降低一些。
市民自有汽车“防暑”妙招
记者观察到一些私家车主给车两侧玻璃窗安上了窗帘。“今年刚买的车,所以对新车保养比较重视,我看见公共汽车两侧都挂了窗帘,我也复制了一下,效果还不错。”市民夏先生告诉记者,他还花了二百多元钱给汽车的座椅换上了一套凉垫。
市民吴先生表示,出门在外,有时间的话,他会在附近找个有树荫或者可以避阳的地方停车。如果是将车停在有人看管的停车场,他会把四个车窗的玻璃降下来一点,车窗缝隙以人手没办法伸进去为准,这样可保持车子内外空气流通,避免车内温度过高,也不怕车内的东西被盗。
行车安全提醒
打火机、罐装碳酸饮料、香水、液化气雾剂、老花镜、放大镜、温度计等是汽车内常见的小物品,曹师傅提醒广大车主,这些物品在夏季会成为“隐形杀手”,一遇高温极易引起爆炸、燃烧等灾害,车主要注意不要将它们放在阳光直射、气温高的地方。瓶装水、防暑药等也是夏季车主的必备品,但长时间将它们放在车里也极易引起变质,车主要及时进行更新。
此外,经过烈日下的暴晒,车内温度极高,不少车主开车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打开空调。曹师傅指出:“车内温度过高,立即打开空调不仅不能达到很好的降温效果,还可能增加发动机的压力,长时间使用此法,会缩短发动机的寿命。”曹师傅建议,在进入被晒过的车子前,可先将车门打开,帮助散热,等温度降下来后,打开空调的外循环挡,排除剩余的热气,然后再开内循环挡,这样既能使车内快速降温,也可以减少汽车的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