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7月09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我见
  高邮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中医师 徐晓莉

  如何实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顺时而作,即要顺应自然界变化规律,按自然界变化规律做事。春天播种,到大自然界去劳动,就是对阳气的呵护、养长。一句话,接受自然界阳气,人体阳气才能养长。夏天地里的庄稼和经济林木要求我们来到田间地头,和它们一起接受自然界阳气,实现夏长。春夏季节只有多到户外活动,自然界阳气才能够通过开启的腠理补养人体阳气。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实归仓,落叶归根,人类在添加衣服同时收敛阳气。冬季树木光秃秃的,地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农活可做,暗示人们减少户外活动,潜阳养阴。秋冬人体相应出现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皮肉坚实等阳气内敛之象。所以说,顺为养,顺自然界变化规律去做事,就能实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哪些做法有悖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季节在潮湿阴冷环境里生活,不到户外活动,人体阳气得不到自然界阳气养长,不能实现春生、夏长生理变化。春天阳气稚嫩,极易受损。生活调摄不注意,尤其是不能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嫩阳受损,从而影响到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夏天长期在空调房活动,不去户外活动,人体阳气不能随自然界阳气同步增长,象没有充足电的电动车一样,非常容易出现驻停现象。秋冬季节阳气内敛潜藏于体内,人们通过减少户外活动,添衣保暖,保护潜藏的阳气。胃肠系统在夏季比较懈怠,在冬季功能明显增强,利于蓄积更多的营养物质,为来年春生、夏长准备充足物质基础。秋冬季节最忌汗蒸,因为汗蒸是将敛藏的阳气逼迫于外,是逆养生之旨而为之。冬季不要过度减肥,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少年儿童,在这个季节减肥是逆于“秋冬养阴”之旨。冬季室内温度不能过高,过高就会出现“大棚菜现象”。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有何生理病理学意义

  生理上,春夏养阳有两层意义。一方面利于春生夏长;一方面利于秋冬季节御寒。逆之,则出现生长缓慢,体弱多病,在秋冬季节尤其容易患病。秋冬养阴亦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为春生夏长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一方面在秋冬季节阳气得到休养生息。逆之,阴精不足,就像空心萝卜一样,影响到春生、夏长生理变化。在病理上,对于阳虚之人,在春夏利于阳气生长的季节,通过扶阳补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冬病夏治”原理所在。对于阴虚之体,在秋冬季节通过膏方调补,可以达到同样效果。

  作者简介:

  徐晓莉,中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擅长颈椎病、腰突症、面瘫、肩周炎、中风后遗症及小儿遗尿等针灸科常见病的治疗。最近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医冬病夏治学术交流培训班学习,对于冬病夏至穴位敷贴有一定治疗经验,。先后在国家医学杂志发表论文2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文游台
   第04版:专版
高邮市中医医院“冬病夏治”服务月启动
“三伏天”防病治病好时机
什么是“冬病夏治”?
哪些疾病适宜“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的理论来源
“冬病夏治”的方法
冬病夏治“三伏贴”
2013年三伏贴的具体时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我见
医讯:
高邮报专版04“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我见 2013-07-09 2 2013年07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