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企业欠薪逃逸事件数量逐步减少,但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仍有一些不道德的企业老板拖欠工人的工资。面对欠薪事件,政府相关部门联合执法虽然能帮助农民工们讨回一部分工资,但这些都是事后的补救措施。如何将“事后补救”变成“事先预防”,从源头上防止欠薪行为的发生,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法律的刚性不足,缺乏执法手段;企业主的诚信意识不强,老板逃逸,是解决欠薪问题的首要困难。农民工们在劳资关系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加上文化水平低、不懂法,部分人员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有时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进行举报投诉,有的则怕失去工作不敢投诉,导致一些企业负责人心存侥幸,得寸进尺。
切实解决欠薪问题,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既要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处罚力度,让欠薪企业付出高昂代价;又要强化企业经营者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双管齐下,从源头上遏制拖欠工资的问题。总之,只有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制氛围,才能使欠薪不再成为民工心中的痛。
老板逃逸,要债无门,到政府集访成了农民工们“讨薪”的首选方法。在此,我们也呼吁农民工朋友们,碰到被拖欠工资等情况时,一定要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要相信政府会尽全力帮助农民工解决困难。采取过激行为和暴力手段是不可取的,一时冲动不但于事无补,还有可能因触犯法律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