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创建国家生态市工作纪实(二)
2012年09月2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大工程 生态福利
———创建国家生态市工作纪实(二)
绿满乡村
北关河风光带
三垛镇丰收河景观带
荷塘深处白鹭飞
全景图
  □苏进 陈荣 殷朝刚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既要GDP的增长,又要COD的削减;

  既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要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最终目的就是要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实现高邮的绿色崛起。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市坚持以创新的举措、扎实的行动、强劲的力度,持续改善环境质量,通过实施“十大工程”,让老百姓尽享“生态福利”。

  转型升级工程

  “十一五”期间共组织实施节能项目150个、减排工程项目近百个。目前,我市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5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9%。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示范单位150个;建成一批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占全市种植面积91%,有效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

  区域环境工程

  投入2.4亿元建成海潮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铺设污水管网118.8公里,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以上。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湖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铺设污水管网167公里,服务范围覆盖湖西4个乡镇和1个园区。投资1亿元建成日处理能力达300吨的朱家无害化生活垃圾填埋场。

  乡镇环境工程

  除海潮污水处理厂和湖西污水处理厂覆盖区域范围外,全市其余乡镇均建成污水处理厂,共铺设污水管网422公里,总投入达4.15亿元。同时,建成了18座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全面建立“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置”的运营机制。

  饮水安全工程

  依法划定饮用水保护区范围,完成城市备用水源建设,建成饮用水源自动监测站,对水质实行全天候监控。2008年启动实施区域供水工程,全市分5大片区实行区域供水。铺设主管网195公里、支线管网4873公里,总投入达5.4亿元,去年底实现了区域集中供水全覆盖。

  基础细胞工程

  全市20个乡镇全部获国家生态乡镇命名或通过了考核验收,实现了国家生态乡镇的全覆盖。创成扬州市级以上生态村165个,菱塘回族乡菱塘村创成国家级生态村;创成绿色学校131所、绿色社区15个。

  净化蓝天工程

  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目前全市绝大多数企业、饭店和2万多户居民用上了天然气。农村清洁能源使用占比达56.1%。深入开展汽车尾气年检、道路抽检,禁止不达标车辆上路。严格执行车辆强制报废制度,逐步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

  打造宁静工程

  加强城区交通干道的噪声管理,设立禁鸣标志,有效控制噪声污染。广泛开展建设工地文明施工活动,对城区所有建筑工地实行封闭式施工,禁止夜间违章施工,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秸秆禁烧工程

  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政策扶持,严格检查督查,切实加强秸秆禁烧、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去年我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99.7%。2009年以来,我市连续3年被列为省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市)。

  绿满高邮工程

  相继建成蝶园广场、海潮广场、文游广场、净土寺塔广场、城市东入口、北澄子河上段两岸以及北关河等绿色工程。各乡镇也相继建成一批集镇公园、公共绿地、道路绿化工程。目前,我市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4.21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18.08%。高邮湖湿地保护区、绿洋湖自然保护区被列为永久保护的生态用地,受保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25.46%。

  清洁家园工程

  通过疏浚河道、砌筑驳岸、清淤截污、生态活水、环境整治,实施马饮塘河、大寨河、大淖河、小淖河等城河整治,城河水质黑臭现象得到有效解决。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全面推行村庄保洁、道路管护、河道清理、绿化养护等“四位一体”管护模式,确保了每天道路有人扫、垃圾有人清、河塘有人护、绿化有人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5版:时尚新干线
   第06版:文游台
   第07版:时尚新干线
   第08版:专版
十大工程 生态福利
高邮报特别报道03十大工程 生态福利 2012-09-25 2 2012年09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