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镇自推行“民情日记”工作法以来,每位党政干部都必备一本“民情日记”,他们定期进村入户、倾听民声,将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一一记下,并统一会商办理。
高邮镇政府所在地的武安东路、甘雨路、富民街三条路年久失修,影响群众出行,更影响环境形象。同时,镇区露天农贸市场占道经营,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居民反映强烈。镇党委书记王庆东、镇长李深红在走访中把群众反映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并召开专题会议落实办理措施。镇里投入5000多万元对“三路”进行了改造,并实施了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同时又投入600多万元新建了沿河农贸市场,使“生根”20多年的露天菜市场得以彻底搬迁。路修了、菜场搬了、环境美了,群众满意了。
采访中,记者随意翻阅了几位镇干部的“民情日记”,发现记录的内容十分丰富———近期做了些什么,跑了什么地方,走访了哪些群众,又多了几个企业,就连小夫妻“斗嘴”的情况也被记录其中。 (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开始群众对反映的情况到底能否解决并不抱有多大希望,有的群众甚至还认为干部在做样子、作“秀”。但没过多久,他们反映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这时老百姓从心眼里佩服政府说话算话。一位群众说:“现在干部上门是掏出一个本子边听我们说边记录,最后还要给我们看,问我们记得准确不准确!”
据了解,近年来,高邮镇推行“民情日记”工作法,从群众中收集各种民意、建议上千条,涉及造桥修路、拆迁安置、环境改造、家庭就业、村干部选举等诸多方面问题。该镇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都让群众参与、群众知晓、群众作主、群众评判,化解了许多矛盾和纠纷,为群众办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事情,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率均保持在95%以上,几乎所有矛盾都能在基层得以化解。 冯国庆 王树春 殷朝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