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沟通不断加强与民营企业的联系
要使民营企业积极支持、主动投身产业化扶贫工作,首先,要让他们了解协会,融洽与他们的关系。协会经常会同企管等部门帮助企业协调用地、用电、用水、排涝等矛盾,帮助企业出谋划策,当企业与村民发生矛盾时,做好沟通和协调,钝化矛盾,相互谅解。针对近几年,企业发展速度较快,用工需求加大的实际情况,协会注重调查研究,在掌握实情的基础上,把贫困户和低收入家庭成员介绍到企业上班,在全镇民营企业中,先后共有1000多名贫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成员到企业上班,既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也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协会还协助民政部门,做好残疾人向福利企业的推荐工作,全镇17家福利企业共吸收650名残疾人。
直接参与增强企业扶贫济困的责任意识
为增强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化扶贫的意识,协会在经常沟通联系,融洽感情的同时,在上届协会和本届协会换届时,注重把有实力、有爱心的企业老板吸收到协会中来,增强他们参与产业化扶贫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上届协会换届9位理事中,企业老板6名。本届协会换届,在7位副理事长中,企业老板5名,31位理事中有20位是企业老板。协会不仅平时经常与企业老板沟通,每年年终都向全体理事会成员报告一次全年扶贫工作的情况,及下一年扶贫工作计划,并着重介绍产业化扶贫工作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增强各位老板参与产业化扶贫工作的成就感。
调查研究为民营企业扶贫济困牵线搭桥
协会每年都对全镇各村可利用资源和因病、因灾等特殊原因致贫的农户,进行一次两次全面调查,并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向有关民营企业老板通报,为他们扶贫济困牵线搭桥。汤东村原来是我镇有名的贫困村,资债相抵赤字100多万元,我们协会和村党支部一起沟通联系,得到牛牌、朝阳、中瑞等企业的帮助,先后兴办10个企业,热心帮助培训人才,解决技术、资金、业务难题,到2009年已实现工业产值过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过50万元,人均纯收入过万元的目标,被命名为小康村。投入70万元建村行政中心,于去年4月28日举行落成庆典。另外,近三年来,8个村在企业的帮助下,利用原村部、学校、及闲置房屋兴办了16个企业,年增产值1.5亿元,盘活了资产,归还了100多万元债务,使村级集体经济有了明显好转。据统计,近五年来,全镇民营企业为扶贫济困、兴办公益事业捐款总额1000多万元。近几年,经协会牵线搭桥,先后有28个企业与66名贫困学生结对,每年对每个学生的资助至少1000元,先后为23名品学兼优的特困家庭的孩子与老板娘为主体的社会妈妈结对,使他们得到关爱,学习、生活费用基本全包。对因病、因灾致贫和急需资助的对象,引导和动员民营企业予以资助。2009年南屏村有一女孩患白血病,各企业先后捐款近10万元,2010年原缦阳村10岁女孩患病,企业老板闻讯后涌跃捐款,短期内就捐款10万元。原东屏村有一村民,2006年妻子因病去世,2010年,儿媳发生车祸,去年3月他本人腮腺瘤在扬州手术,去年7月41岁的儿子得了白血病。得知这一情况后,协会帮助他向有关企业老板求助,探矿机械厂老板张德玉,康乐化工有限公司老板宗灿,科凌公司老板刘春海率先捐款,在他们的带动下短时间内就捐款近1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原张郑村一户两上孤儿,老大在几位老板的资助下已经大学毕业,老二去年又考取了大学。
树立典型激发民营企业扶贫济困的热情
为充分发挥发营企业在产业化扶贫中的积极作用,协会注重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形成积极参与扶贫光荣的强烈氛围。镇党委、政府也非常重视和支持扶贫开发工作,镇每年在总结表彰大会上,表彰10个扶贫工作先进集体。原兴业村孤独许志燕在上5个级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面临辍学,中瑞公司老板李贵荣结对帮扶后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去年镇扶贫工作会议上,许志燕特地在学校请假回来,到大会上发言,感谢李老板夫妇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关爱。去年“六?一”高标公司吴有还老板安排资金并委托老板娘和协会一起慰问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协会对扶贫开发工作中的突出典型及时进行宣传,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李贵荣、李正金、汤才宝、吴有还、谭士猛、陈还喜等老板分别被扬州市、高邮市“两会”命名为“双带”示范户,刘春海、李贵荣两位老板被高邮市关工委、高邮市文明办命名为“关爱模范”。高标公司吴有还老板2010年被评为“高邮好人”,2011年被扬州市民政局授予“十佳慈善家庭”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