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产业优势开展扶贫实现就地就业
卸甲镇拥有大中小民营企业460多家。十多年前,由于许多企业开工不足,产销脱节,运转不畅。作为龙头企业,公司果断向全镇企业响亮地提出共同发展的运作模式。只要对金飞达所有的零部件感兴趣、有把握能够生产的,可以优先考虑下定单,给计划、结伙伴、定协议,送样验货后,一旦质量达标,价格内外一样,一视同仁。为此,不少面临倒闭的企业看到了希望。积极主动与公司合作。为了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公司从生产、技术、资金、材料、人才、供货等开展全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一整套配套服务,做到:是启动资金有困难的,先预付生产后结算帐目;是技术有问题的,派力量攻克破题;是质量不过关的,到现场面对面地给予指导;是供货不顺畅的,上门去找原因,搞技改。多年来由于我们真心的呵护,真情的帮助,时到今日,全镇有160家企业如鱼得水,各自都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长期而稳定地接受公司辐射与覆盖。如今,来自他们的200个品种的大小配套产品,年供货额在2.4亿元以上,占到公司整个供货额的30%,160家企业中,有40家企业已经进入了列统企业行列。其中亿元以上企业2家,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家,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0家。160家企业中,目前共吸纳本地员工5000多人就地就业,累计每年可得到公司产业化扶贫工作性收入在1亿元左右,人均达2万多元。它不仅缓解了剩余劳力和剩余时间的转化,而且更主要地破解了非农收入无门路的难题。不仅做到了工厂的班照上,又有工资性收入,而且家里的田照种,有农业性所得,务工务农两不误,里里外外双兼顾。
凭借真心参与支持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公司发展壮大的历程,折射出一条真谛:企业发展需要人民,企业运转依靠人民。如何反哺社会,回报人民,就必须体现在企业发展为了人民,就应当在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上。十多年来,公司累计出资3200多万元,资助所在集镇辖区内的公益事业和基础建设。其中建设铺成了镇区内的飞达路、镇南路、镇北路共8公里。为卸甲镇卫生院住院楼赞助了两部新型电梯,还有医疗器械,为老干部病房配上了4台空调。为卸甲中小学资助了运动器材、雕塑、喷泉和电脑。为卸甲国土所改善了办公条件。资助卸甲派出所新建了办公大楼。为新建设的卸甲农民文化广场捐赠48万元铜鼎一座。
凭借真帮实扶使经济薄弱村步入小康
2005年,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与经济薄弱村郭楼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几年的努力,郭楼村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惠民实事成效显著,村民收入不断提高,集体经济稳步增长。2011年,郭楼村企业总产值1.5亿元,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674元,均创历史新高,分别与帮扶前的2005年增长113%,263%和106%。全村人均年收入低于4000元的8个贫困户共24人基本脱贫,2009年底,郭楼村步入了“小康村”的行列。
2007年,针对交通不便,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公司与该村签定了《郭楼村与金飞达公司共建惠民路的合作协议》,出资12万元,加上村里自筹的部分,当年全村二横二纵长9.8公里的硬质化道路建成了,老百姓欢欣鼓舞。
郭楼村工业基础薄弱,四爿小厂小打小敲,加起来年产值不超过150万元。传统的“一稻一麦”种植模式也制约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更是“一潭死水”。公司会同郭楼村“两委会”一班人,共同研究改变郭楼村经济落后面貌的对策,帮助制订了“立足发展工业,打造特色产业,鼓励干群创业,提高农民收益”的发展思路。为了帮助郭楼村发展工业,公司鼓励支持郭楼人创业兴办民营企业,使之成为公司的生产基地,实施了“四倾斜”的实招:一是资金倾斜,生产周转资金不足不畅的,可以先付款进料生产,后交货结帐;二是政策倾斜,保证“三不”,即工人不失业,机械不停产,价格不苛求;三是业务倾斜,常年有订单不断档,正常有事做,不危机,不关门;四是效益倾斜,有利可得,相比较效益好些利润多的产品,优先安排,优先配额,基本不让啃骨头。2006年以来,公司先后在郭楼村扶持兴办民营企业8家,成为金飞达公司主要产品生产基地之一,解决当地农民进厂就业达260多人,每年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280多万元,也为郭楼村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万多元。
凭借亲力亲为给重困部位弱势群体奉献爱心
人皆可知,凡是有人群的地方,收入有好中差,温饱分三六九等现象依然存在,多少年来,公司自觉把情为民系,难为民解,作为企业和一班人的人生价值来追求,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人有困、众人求助”作为企业和一班人的人格品位来取向。
2009年汶川地震,公司虽然不能赶赴灾区参与救助,但怀有一颗慈爱之心,全厂从上到下很快就捐资8万元到位,赈给灾区,聊表心意。2008年司徒发生龙卷风,公司委派专人,携带12万元资金看望奉献灾区。2007年以来的每年“5.19一日捐”,公司都以5万元慷慨解囊。
公司工会还成立了“困难职工救助工作站”。凡属困灾、因病、因伤、因残致贫的对象,都能够按照救助程序实施到位。每年发放救济补助60多万元。累计有1000多人受益。
十几年来,公司和董事长张庆奇共帮扶过的贫困户就有50多户,共出资有130多万元。充分体现了一个民营企业的大爱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