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起,我市结合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积极探索推行“新农合门诊总额预付与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的付费激励模式”。今年,我市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新农合门诊统筹基金与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考核办法。一方面对新农合工作管理规范、医药费用控制较好、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单位,增加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促进各单位积极主动加强新农合管理;另一方面对10大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健康教育、预防接种、老年人保健等核心指标完成较好的单位,在新农合门诊统筹基金分配时,根据项目完成率和考核得分情况,相应提高门诊包干基金总额,鼓励和引导各单位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数量、质量。
支付方式的改革,促使各定点医疗机构从“注重医疗”向“医防并重”的理念转变。群众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知识知晓率、高血压、糖尿病等规范化管理率明显提高,同时,范围外费用比例、次均费用大幅降低,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王振 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