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盂城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3月23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汉留的三月三
  □李涛 

  去年的清明节,恰逢汉留镇传统的三月三庙会。尽管在来汉留之前也曾有所耳闻,无不是说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云云。甚至有位经历过的朋友用“农村的世博会”来形容汉留的三月三庙会。但只有当自己真正地来到了汉留,才深切感受到什么是汉留的三月三。

  尽管早春的温度还带着一丝丝凉意,但不作美的天公却丝毫没有抵挡住人们的热情。刚到车汉桥,车就已经开不进去了。而这距离集市的中心还有近三里地。站在桥上望去,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人头攒动。下车步行,没走几步就已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所包围,随着人流,身处其中的我们很难不被周围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所感染。道路两旁小贩搭成的帐篷一个紧挨着一个,连绵不绝,颇为壮观。所销售的商品也是五花八门,从农具到家具,从日用百货到各种小吃,从冬天的棉袄到夏天的短袖,一应俱全。每个摊位前都聚拢着不少人,从四面八方来赶集的商贩们一刻也不闲着,时而在卖力地吆喝着,时而和前来的人群谈着价格。逛集的人们大多都满载而归,农户们扛着崭新的农具,姑娘们拎着大包小包的衣服,最开心的莫过于孩子们,提着刚到手的新玩具,却又驻足在小吃摊前赖着迟迟不肯走,没会儿又对书摊上的漫画书爱不释手。

  好不容易来到集镇的中心,时间已近中午。人群稍少了一些,商贩们开始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吃着午饭,我也得空和一个销售观赏花卉的摊主闲聊了起来。这位摊主来自湖北,看来上午的生意不错,谈兴很高。据他所说,基本上每年的三月三他都会来汉留赶集,而最近这几年集镇拓宽了崭新的柏油路,道路两旁整齐排列着的楼房,特别是人们面目一新的精神风貌,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都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我好奇地问他:“观赏性的花卉在农村有市场吗?”他笑了笑,指着面前所剩无几的几盆花对我说:“要在以前,观赏性的花卉在农村基本上没什么市场,比不上经济作物好卖。但是这几年农村的生活水平好了,家家都砌了新的楼房,有的还住进了别墅。房子大了,农民的消费观念也不同了,对观赏性花卉的需求也就多了。这不,早上刚运来的一车都已经卖得差不多了。而且现在汉留镇的交通也方便,紧邻着安大公路,早上又追订了一车,下午前就能送到了。这在以前,根本想都没法想。”正说着,响起了一阵汽车喇叭的声音,一车的花木都已经到了。摊主连饭也顾不上吃完,匆匆去忙着卸货,我也起身告辞。

  继续往前走,在集市的东南角,屹立着一座东岳寺。听当地人介绍,东岳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末年。传说在1000多年前,当时有一个小和尚从山东曲阜带着母亲,一路乞讨化缘,来到汉留村。当地人感动于小和尚的孝心,也可怜他们母子俩没有住处,就在汉留村的西头建起了一座庙,这就是“东岳庙”的来历。后来历经沧桑,曾一度被毁。现今的这座是近几年兴建的。每到三月三庙会,也是东岳寺最热闹的时候。

  在东岳寺的旁边,还有一座昭贤亭。亭中有位身背大孩,手搀幼童的妇女塑像。这是汉留人民为了纪念那位曾在两千年前,使整个村庄免于战火,让汉留镇得以延续至今的伟大女性而建的。

  踏上归途的时候,已近傍晚。同行的我们却没有丝毫的疲倦。眼前一直浮现着的,是那一张张洋溢着幸福感的朴实的笑脸……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商界
   第05版:文化高邮
   第06版:盂城驿
   第07版:专版
   第08版:特别报道
“珠湖小子”走了
成才启示录
难忘春天到沭阳
汉留的三月三
小时候的电影
高邮报盂城驿06汉留的三月三 2012-03-23 2 2012年03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