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翁正倩)11日下午,市长郑志明主持召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水源安全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暨全市主城区污涝共治达标区工作部署会,贯彻落实省、扬州市有关会议精神,部署我市相关工作。他强调,全市上下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主动担当的姿态、务实有力的举措,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送”的政治责任,真正以高水平生态保护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支撑。副市长张继东参加会议。
就扎实推进相关工作,郑志明要求,要提高思想认识,以更高站位扛牢政治责任。要深刻认识到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水源安全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按照任务时限、目标要求高质高效完成相关工作。污涝共治事关长远、利在民生,各地、各部门要以达标区建设为抓手,着力解决部分区域雨污混流、短时积涝等突出问题。要聚焦重点难点,以更实举措推动环境持续改善。聚焦三阳河沿线问题点位整治,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快推进整改,逐项明确目标,逐条细化举措;分类实施、分年推进,按时完成堆场物料清退、码头、废品回收、搅拌站等问题整治,系统推进解决其他占用岸线等问题。聚焦京杭大运河沿线问题点位整治,对立行立改的要按时保量完成,对限期整改的要序时推进、限期退出,对逐步退出的要加强监管、分步推进。聚焦重点工程项目实施,排定资金来源,加快分类推进。聚焦城乡集镇区污涝共治建设,深入排查,加快前期工作,保障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要强化组织保障,以更强担当确保整治落地见效。要加强协调联动,发挥好牵头部门作用,做好统筹协调、监督推进等工作;相关牵头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各地、各部门要细化工作方案,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强化向上争取,主动向上争取资金倾斜和项目支持,全力推动高邮湖综合治理、三阳河生态保护修复等纳入上级“十五五”规划以及国家、省重点工程规划体系,为我市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要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机制,强化日常监管,加密巡查频次,对发现的问题要坚决快速彻底整改到位,对不能立行立改的问题限期整改,坚决杜绝问题死灰复燃、反弹回潮。
会议解读了《扬州市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水源安全综合整治提升方案》《高邮市主城区污涝共治达标区建设方案(2026—2030年)》和《高邮市南水北调三阳河流域集镇入河排污口及雨污水管网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方案(2026—2029年)》;与会部门、乡镇(园区)进行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