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孟雨亭 记者 葛维祥)近日,江苏传艺钠电科技有限公司发明创造的“一种解决电芯针刺的电解液及制备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证书。
在全球环保意识高涨与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钠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有力推动了“绿色出行”方式的普及。然而,囿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电池起火问题,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制约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此困境下,电池电解液的优化成为提升安全性能的关键所在。传艺钠电凭借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与深厚的技术研发实力,成功攻克这一难题,其“一种解决电芯针刺的电解液及制备方法”发明专利获得国家授权,为进一步提升新能源电池安全性能带来了曙光。
传艺钠电研发的电解液以溶剂、盐、多氟改性石墨烯为原料,展现出卓越的性能优势。混合溶剂体系设计精妙,在确保盐充分解离的基础上,显著提高离子迁移率并降低黏度。增强溶剂的加入更是画龙点睛,不仅大幅提升电芯极片的浸润性,还在阻燃方面效果显著。混合盐配方则进一步提升电解液与电极的相容性,拓宽电池稳定工作的电压范围,从而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同时,该配方赋予电解液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有效延长电池使用寿命,还能高效传导热量,抑制内部温度升高,避免电池热失控现象,极大提高电芯的针刺安全性。
这一发明专利的诞生,是传艺科技研发团队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更是该公司在新能源电池领域持续创新、追求卓越的又一重大突破。传艺科技作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始终将专利工作视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多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了完善的专利管理体系,涵盖从专利挖掘、申请到保护与运用的全流程。目前,公司已累计获得并拥有377项授权专利,其中国际专利和国家发明专利占比达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