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邮残萱 记者 杨晓莉)日前,开发区腰圩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的智慧辅具共享租赁服务点调试完成,至此,我市建成19个智慧辅具共享租赁服务点,实现乡镇园区全覆盖。同时,市域内通借通还功能也同步进入试运行阶段,意味着辅具可以在不同的地点之间自由借用和归还,不受地点限制,为有辅具需求的市民带来极大便利。
康复辅助器具是改善、补偿、替代人体功能和实施辅助性治疗以及预防残疾的产品,能够有效提高功能障碍人群的生活质量,减轻照护者的照护负担。市残联积极响应市民需求,大力推行智慧辅具共享租赁服务项目,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加以推进。今年以来,该项目在服务对象、范围、时间等多个维度均实现了创新升级,为市民提供了更加贴心、高效的服务。
在服务对象上,智慧辅具共享租赁服务不再局限于持证残疾人,而是扩展到了全体有临时性辅具需求的市民,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这一便捷服务。在服务范围上,19个服务点遍布全市13个乡镇(街道、园区)的人口密集区、广场及便民服务中心等地,形成了完善的服务网络。在服务时间上,除了政务服务中心内的服务点外,其余18个室外站点均实现了24小时开放,随时响应市民的需求。服务形式也采用了智能化管理,市民只需通过微信、支付宝扫码即可轻松租借辅具。对于信用良好的市民,还可享受免押免租的优惠政策。经平台评估后,租借轮椅、手杖等辅具30天内租金全免,让市民真正享受到了实惠与便利。
为了满足不同市民的需求,服务点还配备了轮椅、助行器、腋拐等多种常用辅助器具,让市民在租借时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同时,针对无智能手机的市民,市残联也采取了贴心举措,设置了密码功能,方便家属远程扫码租借并获取密码,让无智能手机的市民也能轻松租借到所需的辅具。此外,市残联还积极联系服务企业开发预约功能,家属可在小程序上提前预约,市民到达点位现场后即可直接解锁租借,该功能计划在下月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各租赁服务点已累计为361人次提供了472次租借服务,得到了市民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