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翁正倩)19日上午,扬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题推进会召开。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我市设立分会场组织收看收听。我市市委书记田醒民在扬州主会场参加会议并作发言。市长郑志明在邮分会场收看收听并召开续会。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李伟,副市长赵国祥分别在扬州主会场和高邮分会场参加会议。
在扬州主会场上,田醒民发言时指出,近年来,高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决策部署,锚定“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发展愿景,系统谋划推进、全面整治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田醒民强调,高邮将按照本次会议的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实绩导向,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巩固提升整治成效。一是坚持系统施治。突出紧密组织。明确专人专责,健全完善“统筹协调、分工负责、定期会办、明查暗访”的运行机制。突出点面结合。做好点上精致、线上出彩、面上优化“三篇文章”,扎实推进高铁高速沿线庄台综合治理示范创建、“三荡河”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打造,示范引领、压茬推进,力求以“点上突破”带动“整体跃升”。突出协同推进。将环境整治提升与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统筹抓好规划引领、生态扮靓、配套提升、文化下乡等工程,整体谋划、一体推进。二是聚焦重点攻坚。全速推进整改。对照问题,高邮将举一反三、主动排查,全面开展“回头看”,建立问题整改清单,明确“四定”要求,实行“交办-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确保问题清零见底。重点攻坚突破。围绕农业生产用房、零散墓穴、禁烧禁放等重点工作,聚焦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抛乱扔等突出问题,分类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标准,组织专项行动。全域整治提升。一体推进“垃圾治理、污水整治、厕所革命、村容提升”四大行动,通过“清、拆、补、建”等综合举措,合力打造水清岸绿、路净院美的乡村新颜。三是注重常态长效。投入机制多元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大本级投入,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区域性生态环境整治项目,着力实施“5+10”工程;整合各类涉农政策、资金和项目,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上倾斜。参与主体全民化。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全民参与基层治理,激发全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巡查管护常态化。实行“暗访+曝光+问责”巡查闭环机制,确保问题不反弹、整治不松劲,坚决避免“前脚治、后脚乱”,争取实现从“一时美”到“持久美”的根本性转变。
扬州会议结束后,我市召开续会。就抓好上级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做好当前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郑志明强调,要聚焦重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面广量大,要围绕农业生产用房、河道黑臭水体、大面积暴露垃圾堆放、沿线高炮广告设施、农村家前屋后乱堆乱放、农村破房危房、乱搭乱建、零散墓穴、敏感水体和重要通道周边环境等重点方面开展工作,确保问题快速整改,成效持续巩固。要强化综合。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文明城市建设、基层社会治理、重点工程、重点工作、重点点位整治相结合,实现系统谋划、协同推进,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要建立机制。通过建立季度现场观摩机制、年度考评机制、全民参与机制和责任压实机制,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长效、持续推进。要深化探索。各乡镇(园区)要立足区域实际,聚焦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治理,创新思路方法,深化实践探索,因地制宜打造整合型、带动型、市场化等可行性治理模式,做到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巡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要着力攻坚。要以曝光问题为切入口,开展拉网式排查、清单式整治、压茬式推进、销号式落实,做到认知充分到位、责任充分到位、整治充分到位、长效充分到位,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