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食用菌种植栽培技术水平及效益,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3月20日上午,临泽镇举办食用菌种植基地观摩与技术培训交流活动,为全镇30余名农业种植户送上丰盛的“科技大餐”。苏州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董明辉、副研究员金梅娟,高邮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徐兴锋,临泽镇党委书记冯长征、组织委员丁勇,及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办公室、各村(涉农社区)支部书记参加活动。镇党委副书记邹文勇主持技术培训会。
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营南村羊肚菌、赤松茸种植示范基地和党群服务中心,现场感受党建引领与产业振兴的深度融合。营南村驻村第一书记、扬州市公交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杜玺琼介绍了营南村“菌粮轮作”种植模式,分享了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苏州农科院专家围绕菌种选育、栽培管理、采后加工等环节,与大家展开了深入交流,为本地农技人员和种植户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技术指导。
培训交流会上,董明辉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的科研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背景及水稻-羊肚菌、水稻-大球盖菇轮作模式,全面细致阐述了食用菌生物学特性、菌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市场现状、收益及风险等方面的知识,深入解读了羊肚菌、大球盖菇栽培过程中区域选址、大棚搭建、土壤处理、菌种播种等关键技术,为临泽食用菌产业发展传授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见解。
营南村坚持党建引领,依托优越的环境,与苏州农科院、江苏农学院技术合作,采用独特的“冬播春收”栽培模式,使食用菌在当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间生长,恰到好处地填补了这段时间的农作物空缺,让原本冬闲的农田变身“聚宝盆”。预计今年营南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以上,并为30多名村民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通过此次培训,种植户对食用菌的菌种选育、种植流程、技术要求、种植成本及效益等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为全镇食用菌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临泽镇将持续优化村(社区)党群服务阵地,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丰富产品种类,完善“春采菌、夏收粮、秋摘果、冬育苗”的生态链及包装、烘干、加工等产业链条,以小菌菇铺就振兴路、绘就好“丰景”。
培训现场还为种植户们赠送了实用技术指南《水稻-羊肚菌轮作模式与技术》。
党建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