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敏 记者 孔令玲)记者近日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湖畔同心·‘邮’‘湖’‘长’清”党建联盟成立以来,全年累计开展联合巡湖9次,联合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25件,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实现了“1+1+1>3”的品牌效应,并积累协作共建的宝贵经验。
为协力守护高邮湖生态,去年7月,高邮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滁州市天长生态环境分局、淮安市金湖生态环境局共建“湖畔同心·‘邮’‘湖’‘长’清”党建联盟,协同共治守护“高邮湖”水清岸绿,推动高邮湖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服务环高邮湖地区县(市)高质量发展。
三方围绕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积极构建“六共”(共商、共享、共建、共鸣、共育、共办)党建协作机制,聚焦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致力于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按照高邮湖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上的工作部署,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编制实施《高邮湖(高邮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高邮湖湖心区断面水体达标方案》《高邮湖近大汕退水闸断面水体达标方案》等一系列规划方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邮湖生态保护体系。”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
在“湖畔同心·‘邮’‘湖’‘长’清”党建联盟的引领下,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开展涉磷、涉氟企业专项整治和沿湖工业集中区雨污管网检测修复,实施相关河道综合整治,取缔沿线水禽养殖点18个,着力解决影响入湖支流水质稳定的薄弱环节。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设立高邮湖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416.94平方公里),完成107公里沿湖大堤改造,新建防护林5000多亩,实施退网还湖近6.1万亩,退捕渔船693艘,建成全国第二个东方白鹳保护地,高宝邵伯湖群“生态岛”试验区建设率先成为省级试点。根据监测情况统计,2024年高邮湖水质明显改善,其中总磷均值0.074mg/L,同比(0.079mg/L)改善6.3%;化学需氧量均值17.5mg/L,同比(20mg/L)改善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