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站位法治建设一线,把握社会治理要求,全力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助力科学立法。作为省人大在扬州市唯一基层立法联系点,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制定工作制度、规则和流程,建立由17家立法联系单位、14个立法联络站、47个立法信息采集点、24名法律专家组成的立法联系网络,开发“立法邮你”小程序及二维码,打造富有高邮特色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品牌。围绕《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江苏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条例》等6部省法规条例以及4部扬州市法规条例广泛征集立法意见,共提出立法建议88条,得到省市人大的充分重视。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依法审查市政府报备的规范性文件,并按程序在省人大信息平台备案。
推进依法行政。市人大常委会常态化开展履职评议工作,采取“口头+书面”的汇报形式,听取2名副市长、26名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报告,通过开展满意度分项测评、总体测评,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树牢法治理念,努力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关注社会治理能力建设,专题视察宗教场所规范化建设、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和利用工作情况,全面推动依法治教,推进乡镇烈士纪念设施年度专项维保资金由10万元增加至30万元。专题调研“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矛调中心建设和公安工作,助力溯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监督公正司法。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化法检“两官”履职评议,听取1名市法院副院长、1名检察院副检察长履职情况汇报,指导法检“两院”组织对5名员额法官、3名员额检察官开展履职评议,激发司法人员弘扬法治精神,坚守为民初心,维护公平正义。专题视察智慧法院建设工作,强化智慧法院远景目标规划,有序推进数智法院建设,不断提升案件的审判质效。听取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汇报,推动检察院深化综合履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通讯员 刘城志 记者 杨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