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丁慧 记者 杨晓莉)心理疏导室、情绪宣泄室、儿童活动中心……走进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中心内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是我市打造的儿童关爱、儿童康复、儿童教学、儿童保护“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儿童服务场所。今年以来,我市着力强化阵地和队伍建设,全力护航留守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截至目前,已向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发放生活补贴487.9万元。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然而在社会日益进步的今天,仍有部分困境孩子,由于种种原因,生活艰难,得不到应有的监护和照顾。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现有困境儿童505人,其中社会散居孤儿9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25人,重病儿童48人,重残儿童323人。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做好特殊儿童群体关爱服务工作,巩固困境儿童“主动发现”机制,及时筛查符合条件的儿童,发放生活补贴487.9万元,做到资金发放率、四色管理覆盖率、预警信息处置率100%。开展“童享‘扬’光 绿杨心窗”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筛查,根据心理危机儿童开展个案服务。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意识,监护职责履行率和委托照护协议签订率均达到100%。联合教育、司法、法院、妇联等16部门印发《高邮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全面开展走访慰问、政策宣传、各类关爱活动35场次,慰问儿童1760人,发放慰问金(品)14.5万元。开展困境儿童“六一”微心愿认定活动,爱心企业、慈善组织、爱心人士认领微心愿108个。开展困境、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同时联合市妇联开展“爱心妈妈”与困境儿童结对帮扶活动。
此外,我市不断加强儿童福利领域基层基础建设,申报扬州市“苏童成长”践习基地16家,指导菱塘回族乡建设省级示范性未成年人工作站(关爱之家),提档升级龙虬镇、卸甲镇、临泽镇、周山镇、甘垛镇未保站(关爱之家);聘请第三方对未保站(关爱之家)2023年运营情况进行评估,并发放运营补贴19万元;分片区开展儿童主任培训,参训率100%;举办第三届儿童工作者技能竞赛,并参加扬州市儿童主任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