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府的井

  □  王春

  相传高邮夏府的那口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坐落在夏府西北一户人家的墙角处,圆圆的井栏,用一个硕大的麻石凿空而成;上有两个拴绳的孔,铜做的井底。听年老的说,这口井中的水冬暖夏凉,十分清澄,本是夏府专用来凉菜的,少有它用。解放后,这井归公了,那儿的左邻右舍便围着这口井淘米、洗菜、浣衣……

  记不清是哪年的夏天,天旱少雨,井水几乎要见了底。只有夜间,井里方能积蓄一点渗出来的水。那时急需用水的人家,就趁星月尚未隐退,一骨碌起床上井提水,大桶小桶叮叮咚咚地撞着井壁,搅醒了人们的睡梦。隐隐约约地听见提水人还发出一两声埋怨:“这晦气井,水渗得太慢……”

  由于用井的人多,阴沟也时常被剩菜残羹堵塞,污水也就不可避免地从井砖的缝隙倒流至井中,细心的人发现后便惊呼起来:“井水变味啦!”紧邻张老伯,人称大爹爹,倒也有个“治水”的方法。他走西串东,让每户用水的人家凑个角把、几分钱,然后买几斤明矾朝井中一投;隔日你瞧,那井水便又澄澈地映照姑娘、大嫂们可爱的笑脸了。

  我记得有一年,也是由十几户人家出钱,找来两三个专门掏井的人,将那口井掏了一掏。掏井人下井前先喝足烧酒,以抵御井中的寒气;身裹破棉袄,用根长绳系在腰间,遂徐徐下井。井中的淤泥、碎砖等杂物,被掏井人一簸箕一簸箕地掘出井口。自然,垃圾中不乏混有少许“宝贝”:“关勒铭”金笔、厨刀、铲勺、铅角子等,都归掏井人所有。掏深了的井,水渗得很快,雨季的水位甚至与地面相平。人们从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一晃多少年过去了。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那口井便自然而然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再没有人谈它的深浅、凉热。唯一陪伴它的,是一两户人家在井栏旁边搭建的鸡窝……我想,那井仍像母亲一样,默默地在分泌着清甜的乳汁,静静地在温存她怀中的婴儿;渗水水滴的叮咚,或许是最动听的催眠曲……

  又是一年夏天,某日,自来水厂因故停水。这时人们突然想起了那口井,干涸的心田一下子便滋润了起来,也瞬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哦,这夏府的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人文史话
舌尖上的谷雨
孔子会不会扶起摔倒的老人
登龙王山记
夏府的井
高邮报副刊03夏府的井 2024-04-19 2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